乍暖還寒的春天,因氣溫劇烈變化,是流感、感冒的好發期,還同時是惱人的三叉神經痛的發作高峰時期。單側臉頰會突然出現劇烈疼痛後再莫名停止,多數人以為是牙齒問題,但看了牙醫、做了治療,仍無法緩解,讓人心慌慌。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表示,單側臉頰突然出現劇烈疼痛,像是刀割、針刺般,然後莫名停止;疼痛發作頻率會逐漸增加,甚至 1 天出現多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如求治牙科未果,就可能是「三叉神經痛」作祟!
三叉神經痛疼痛難耐、反覆發作
三叉神經痛發生原因未明,好發在 40 歲後,女比男多 2 倍。常在溫差大、天氣潮濕的春、秋季節發作。症狀是在臉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短暫、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往往會痛上 1、2 分鐘,且反覆發作。常見於臉頰、上唇、舌部等。
她說:「患者常形容痛楚如閃電般撕裂、針刺、燒灼的強烈痛楚。嚴重時,甚至在刷牙洗臉時,觸碰到臉部都會誘發這種疼痛。許多患者因此不敢說話、吃東西、洗臉刷牙等,就怕觸發難忍的疼痛。」
中醫藥治療以去風寒、風熱等為主
西醫治療會以「止痛」為第一要務,先給予包括止痛藥或抗癲癇藥等,如果藥物無法控制或有太多副作用,可能會採取比較進階的治療,像是甘油注射、放射線手術等。
賴睿昕指出,「三叉神經痛」在中醫的病名為「面風」、「面痛」,是因為頭部受到風寒、風熱等外邪侵襲臉部經絡,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治療上,採去邪為主、扶正為輔。
她進一步說明:「中藥方劑的使用上,會以活血通絡的方劑做增減,或以單位藥如白芷等,可能會選取柴葛解肌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再應個人體質加減變化。」
搭配針灸和耳針放血效果絕佳
賴睿昕說明,除了服藥治療外,針灸和耳針放血治療也是治療手段,可以減少神經周圍的肌肉、筋膜張力,重建氣血循環,除了止痛也能有機會邁向痊癒的路上。有研究指出,三叉神經痛發病即搭配針灸治療,大多數皆可加速恢復。
臨床上,常用的穴位分成兩個部分。調整頭面部局部筋結張力的風池、翳風、太陽、顴髎、上關、下觀;次則是遠端疏瀉氣機,增進整體免疫力,如陽明經的合谷、足三里和少陽經的中渚、足臨泣等穴。
賴睿昕補充說道:「就經驗而言,在急性疼痛期間,利用耳穴搭配耳針放血,常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減少刺激行為降低發作頻率
她提醒,三叉神經痛的病程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的,有的短則數天,有的長則數月,隨後又進入緩解期,症狀往往反覆發作。建議有類似的疼痛最好馬上就診治療,以免影響日常生活起居。
在急性期也應該注意減少對三叉神經的刺激行為,減少突然發作的頻率。例如,飲食應減少過度刺激、冷熱的食物;過大的咀嚼動作,以免反覆刺激牙齒及口腔,使得疼痛頻率上升;記得做好頭部保暖,別讓風寒侵襲誘發疼痛。
文 / 黃慧玫、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