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數據共享連接智慧交通的最後一哩路

台灣好新聞/ 記者游青夏/台北報導 2022.03.30 13:28

記者游青夏/台北報導

LSC湛積執行副總黃昭維(右)與產業界對談,共同探討創新如何改善人們在城市的生活。(圖/LSC提供)LSC湛積執行副總黃昭維(右)與產業界對談,共同探討創新如何改善人們在城市的生活。(圖/LSC提供)


亞洲規模最大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mart City Summit & Expo, SCSE)2022年大會主題為「數位轉型再創智慧城市新高峰」,透過各大國際城市間彼此的經驗交流,一同打造更完善的智慧服務,導入不同面向的智慧化科技,帶來優勢及加值服務。台灣新創公司LSC湛積,應La French Tech Taiwan邀請,在數位轉型議題論壇上,與國際分享獨到觀點及專業經驗,同產業界對談交流,探討創新如何改善人們在城市的生活,提出執行策略與方案。

LSC湛積執行副總黃昭維在論壇中談到,「數據共享」才是智慧城市發展新核心,大量資訊必須透過大數據分析才能形成應用、使智慧城市進行循環,更重要的是,建設智慧城市要把各個數據通道打通,搭建數據管理平台開放進行共享,把智慧城市視為整合性生態系統,利用數據為城市、公共和私部門的大眾利益服務。數據共享更能提高城市治理,很多創新應用和平台將應運而生,城市也將隨之更智慧化。

以電動車輛能源補充為例,充足、便利、友善的充電環境最終將成為推動消費者轉換成電動載具的決定性因素。現今充電站選址的最高原則,就是「盡可能服務最多的車輛」,但還須考量基礎建設成本及每站皆能發揮最大效能,黃昭維表示,能源服務範圍與車輛行為、交通路網彼此具有高度關聯性,從LSC ELECTRICORE®充電服務營運系統 B2B SaaS 解決方案中,AI智慧能源服務決策支援系統透過機器學習,能自我分割各候選站點,以達到資源最佳化的營運服務規劃,同時考慮不同類型車輛行為能力及城市輪廓,以數據科學決策出最佳能源補充站點,並能超前部署滿足能源補充服務的情境。

LSC湛積之資料系統部李緯明協理補充說明,使用者端更是重要的關鍵,透過演算車主行為、車輛狀態、系統負載預測、路網交錯等資訊整合,自動決策出專屬車主最具時效性的充電指示路徑及時間點,配套預測充電時間提醒、充電預約、智慧尋站等。從結果所產生的效益來說,以雙北市為例,只要有20%車主採用時,平均可降低94%空樁率、提升17%使用效能、平均每位車主就能減少10分鐘等候時間;當100%車主採用時,則效果更為顯著,平均可達100%充電樁使用率、提升62%使用效能、每位車主平均能減少23分鐘的等候時間。

LSC湛積執行副總黃昭維。(圖/LSC提供)

LSC湛積執行副總黃昭維。(圖/LSC提供)

全球現今的電動載具發展迅速,而能源補充必須跟得上電動車的成長速度,進而形成全面電能化的拉力,透過LSC的ELECTRICORE®與系統即服務(System as a Service)及整合產業鏈,將數據能力應用於交通和移動數據分析,並同步AI智慧能源服務決策支援系統優化全域數據規劃,讓能源部署、車主車輛行為、數位營運管理平台形成循環智慧能源服務網,未來更將提供車輛品牌商、充電營運商或充電設備商更多元生活科技服務,讓市民大眾都能擁有最佳的智慧移動體驗,進而發揮智慧能源效益,加速完整智慧城市的升級。

更多新聞推薦

國民黨轟戒菸為選舉 陳時中:我寧願不選擇這條路

熱門關鍵字:

新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