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賢/桃園市體育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See that fella over there? He’s 20 years old. In 10 years, he’s got a chance to be a star. Now that fella over there, he’s 20 years old, too. In 10 years he’s got a chance to be 30.」看到那傢伙沒?他20歲,再給他10年,他有機會成為一個球星。至於另外那邊的傢伙,他也20歲,再給他10年,他只會變成1個30歲的傢伙。-Casey Stengel。(名人堂成員,帶領Yankees進入世界大賽10次、拿下七次冠軍、包括從49年到53年的五連霸。)
如果你看了上述文字第一時間笑了出來,那恭喜你,你有不錯的英文的語感。球迷或教練,在場上,大家都喜歡「球感」好的人,我天生球感不是最好,所以我用苦練來彌補,看到這裡的讀者一定想說我會帶出「成績不好的苦練型選手更有機會當好教練」,沒錯是有這些例子,但浸淫職棒環境20年,還有後面幾年秘書長期間不斷觀摩美日運科人才及講習營的觀察給了我一個結論,「成為一位好的教練和年齡或成績無關,和該教練持續終身學習的時間和心態有關」。
教育部於111年1月針對各級教練建立了「參加專業進修課程累計達四十八小時,並每年至少六小時者,得依原取得前項教練證之級別,向特定體育團體申請換發本辦法所定各級教練證。」之規範。既然有此規範誕生,則自然可預見未來將有大量教練時數課程需求,故各協會針對「專業進修課程」之講習開設將如雨後春筍般大量開展。政策的立意是良善的,各級教練不斷充實本職學能也是正確的方向,但是深入的問題應該來到「哪些課程值得。」
說了那麼久終於要提到標題的王建民,倒也不是想蹭他的話題或流量,而是他的確可以算是這個議題的代表性的人物。戰績和名聲不用多提,MLB連兩年19勝和打開台灣多數民眾對MLB認識的大門都只有王建民做得到;不過重點是,他是個在自身領域登頂後仍不斷學習新知的人,當年秘書長期間舉辦的「佛州魔法學校」也有賴他的大力促成,試問,如果是這樣不斷進修的高階運動員的「六小時」,又該用甚麼樣的課程能讓政策的美意落實呢?
在國訓中心擔任董事年餘的老邦我,剛在2月開了一次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董事會,當時即針對此議題於視訊會議中帶出討論,也希望國訓中心能以國家培訓人才系統化的高度來發揮更多影響力,以下為當時報告內容節錄 :
本席建議就111年起即將產生之大量教練「專業進修課程」議題進行探討,討論方向分為 :
一、 教練證照查詢系統之完善 : 運用人工智慧完善系統,目的活化及教練回訓及回流率,包含但不限於以下項目 : 回溯授證日期、進修期限通知以及可供選擇課程。
二、 各層級教練分流方向之完善 : 民間體育愛好人士與體育專業從業人士取得證照後的下一步細項規劃。
三、 針對「專業進修課程」擴充議題,國訓中心應扮演之角色 :
(一) 協助教育部進行課程備查工作(參閱「特定體育團體建立運動教練資格檢定及管理辦法」第10條條文)
(二) 以國訓中心豐沛之軟硬體資源,協助各專項運動協會擴充「專業進修課程」內容,進行課程分流,協會專司傳統該司掌運動之技能訓練及實務應用部分,另於「運動科學應用、體育大數據、體育醫療防護、體育行政」等,則由國訓中心另增設課程輔助,如專項協會與國訓中心開課內容重疊,則以教育部為最終裁量。
(三) 除上述課程外,針對近期冬奧爭議,特別開設「國家代表隊權利義務」(暫定)課程列為入駐國訓中心選手教練必修課程。
(四) 除上述第三點外,國訓中心主導開設之「專業進修課程」僅針對各項運動「A級或高級以上」教練所需課程開設,保留協會於基層推廣課程之完整性,藉「分段專精」概念,俾利整體計畫效率。
今日話題相較於之前可能略顯沉重,不過當事情從「概念發想」要進步到「建立系統」的這過程總是相對不容易,也期待各項運動的賢達及前輩能持續反饋施行成效的聲音,不管是基金會這邊或是關心體育的民意代表都好,一步一步向前,我們終能看見國家體育人材培育系統更完善茁壯的一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