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心房顫動造成「血栓」只要幾天!沒症狀中風風險一樣高

Heho健康網/王芊淩 2022.03.17 18:00

民眾越來越有預防血栓的觀念,但過往除了動脈粥狀硬化會造成外,千萬別忽略「心房顫動」也會造成血栓的主因,心臟內科醫師坦言:「有不少病患心房顫動的症狀並不明顯,很多患者往往都是出現血栓導致中風後住院才發現自己有心房顫動。」

什麼是心房顫動?盛行率達1.7%

心房顫動為什麼可怕?是成人中一種常見心律不整,估計約有 2 %民眾曾有過心房顫動,且隨著高齡比例跟著增加,80 歲以上的民眾,約每 10 人就有 1 位患有心房顫動。往往是造成中風、死亡主要的危險因子,偏偏有時候心房顫動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

不少民眾乍聽心房顫動好像沒什麼,不就是成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林口長庚心臟內科系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副主任葉勇信醫師強調:「心房不規則放電,導致心房出現快速紊亂的顫動,快速、紊亂、沒有效率的收縮,心臟血流在心房裡流動狀態不佳,便容易淤積形成血栓、血塊,並隨著血流跑到身體各處,若是跑到腦部血管,就會形成中風。」

心房顫動主要是在心臟的左心耳區域產生血塊,脫落後血塊隨血液往大腦方向塞住「大腦血管」,其實比起大家常擔心膽固醇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血栓,位置、原理不同,葉勇信說:「心房顫動可以說速度比較快,心房顫動發生個幾天就可能產生血塊造成中風。」但民眾也不要過於緊張,也不是每個心房顫動患者一定會有血栓。

照片檔 ID:514649302
照片檔 ID:514649302

中風後才發現有心房顫動!

從統計上發現確實有關聯性,每六位中風的病人,其中一位就是跟心房顫動有關,偏偏心房顫動不易發現,約一半的患者沒有症狀,很多患者往往都是中風後住院才發現自己有心房顫動,不論你是有症狀的心房顫動,還是無症狀的患者,產生中風的風險一樣高。

那沒有症狀的心房顫動要治療?葉勇信提到:「不管有沒有症狀都應該接受『抗凝血劑』的治療,即使沒有症狀的心房顫動接受治療後,可減少約三分之二的中風機率。」

只是如果沒有症狀怎麼會去看醫生,即使知道自己有心房顫動,沒有症狀為什麼要去看醫生?這是目前臨床上醫師最常遇到的困境,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推出心房顫動篩檢計畫,2021 年總共篩檢兩萬多位社區民眾,偵測出心房顫動的人數達 300 多位,尤其在越年長者身上發現的比率越高。

什麼樣的心房顫動需要電燒手術?

這些民眾大多數都不知道自己有心房顫動問題,即使知道自己是心房顫動患者,有乖乖在服用抗凝血劑比例只有為十分之一左右。若長期不管心房顫動,原本屬於「陣發性」偶爾出現會繼續惡化。林口長庚副院長溫明賢提到:「原本偶爾幾天才亂一次,發作頻率容易越來越密集、越來越久,從原本停拍一下、變成停拍兩下、停拍四下,陣發性就變成持續性,持續性還可以用藥物恢復正常,如果惡化到永久行恐怕很難改善。」

臨床上,會持續性透過藥物讓心房穩定控制,但往往多心律不整、心房顫動是有多重原因,可能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竭,這些慢性疾病同時都要控制,除非用藥物控制患者還是很不舒服,就會考慮手術。

對於較嚴重的患者才會考慮做心導管電燒恢復正常心律,溫明賢表示:「對於陣發性的心房顫動的電燒效果會比較好,成功率大概是 8 成- 9 成,約有1 成 -1 成 5 做完會復發,可能本身心跳構造的關係。」

至於,持續性心房顫動因為時間久了,本身心臟的組織也會纖維化,在治療上就要花比較多功夫,成功率也相對的差,約有 5-6 成可以恢復正常心律。溫明賢提到:「一旦把它恢復正常心跳,曾經擴大的擴大也會跟著慢慢縮小,纖維化的組織也會慢慢恢復。」

尤其台灣現為高齡化社會心房顫動的問題值得關注,往往都是多發性成因構成,年齡越高、或是有心臟相關病史、家族史者屬於心房顫動的高危險族群,這類族群更應及早診斷、治療,別等到出現血栓才關注!

葉勇信醫師
現職:林口長庚心臟內科系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副主任、長庚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專長:心臟電氣生理檢查及介入性治療、心律調節器植入、心衰竭病患診療

1.採訪專家:林口長庚心臟內科系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副主任葉勇信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5倍!藥物、電氣燒灼外還有第三治療選擇

心律不整是年輕人猝死主因!這些症狀就在暗示心臟有問題

胸悶、心悸當心為心房顫動!專家解析心房顫動症狀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