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眼睛會發亮 夢想會成真 慈大附小校友的分享

慈善新聞網/ 2022.03.15 16:54

  2022年3月9日放學後的慈大附小校園黑啞啞空蕩蕩,但是在智慧樓教室裡,歡笑聲、提問聲卻此起彼落,30多位學生、老師專注聆聽,也熱情互動,原來是正在德國求學的校友陳芯,與小學弟小學妹分享她的逐夢經驗。促成這次「眼睛會發亮」講座的陳文馨老師,是陳芯小學中年級的導師,欣慰地看著台上那位侃侃而談、獨立堅強的女孩子,難以想像小時候的看似柔弱的小女生,而今卻是個勇闖天涯的優秀青年了。

  文馨老師表示,在班上常常和孩子鼓勵孩子,讓自己成為一位「眼睛會發亮」的學習者。眼睛發亮就是一種對任何事都充滿熱情與行動力的態度。而陳芯正好就是那位「對世界充滿熱情和探索的渴望、沒有什麼事是辦不到的,任何夢想都有可能成真」的小孩。一晃眼,十四年過去,陳芯仍然保有在小學時的熱情,持續「眼睛發亮」的為自己的夢想前進,並在去年如願的前往德國波鴻科技應用大學的建築系就讀。

陳芯小時候。

  陳芯提到,在小學時就開始懷抱著到世界探索的夢想,可是在國中時,和大部分的中學生一樣,非常努力的讀書,雖然成績也不差,但是總覺得自己迷失在框架裡,於是升上高中後,想要完成自己夢想的動力更強,決定要走一條勇敢的路——申請在家自學。這對在中等教育任職的父母來說,並不是容易接受的決定,但正好母親也想休養一段時間,於是在留職停薪的狀態下,陪著陳芯一年的自學。當自己成為時間的主人後,自學的挑戰才真正開始。

  陳芯必須在獨立學習之下,仍能堅持著要為出國讀書做準備,這份孤獨及決定,偶爾會有動搖的時候,尤其回到學校參加必要的考試時,看著同學們回到自己的教室及屬於自己的座位時,還是難免內心交戰。最終,在自學德語及一連串請就讀的準備後,被錄取而順利的於2021年到德國就讀。

  在陳芯的簡單分享後,進行溫馨提問。五年一班的傅一珊是來自莫三比克的留學生,她自己正在面臨在異鄉讀書的適應期,對於中文字的學習正面臨瓶頸,於是請教陳芯姐姐如何將德文學好?陳芯提到「我會自己去創造德語的環境,就是一整天都盡量讓自己講話或思考都是用德語。」

  五年二班的郭德碩也好奇,疫情有沒有讓陳芯姐姐在德國唸書帶來影響?陳芯很快的分享:「疫情剛開始時,德國人都不戴口罩,因為那裡的人認為生了很重的病才需要這麼做。尤其亞洲人在當時幾乎就像箭靶般受到不平的對待,可是,在亞洲戴口罩在防護是最基本又簡單的,明明是對的事,為什麼我卻因為別人的眼光,讓我完全不敢做這件事情,這件事衝擊著也影響自己。」

  五年三班陳瑋嘉也問到:「當初妳到德國的信心是從哪裡來的呢?」陳芯姐姐回溯:「因為疫情 差點想中途放棄出國留學的夢,可是,一回想到那是我從小學就有的夢想,如果在這裡中斷會對不起自己,所以,我覺得我應該要堅持下去。」

  六年級謝恩偊同學想知道「介於父母的期待及自己願望中,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如何確定自己做的決定沒有錯?」陳芯姐姐覺得「很多事不能用對或錯來下評論,但要用行動來向父母證明,自己有足夠的熱情來支持自己一直走下去,如此才能說明父母外,也不會中途想放棄,要先能說服得了自己,才能說服得了別人。」

  五年二班蔡岫妤好奇在德國聽不懂上課內容時,會如何處理?陳芯姐姐分享自己剛開始也會無法融入同學的對話中,所以,「只好想辦法去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也要讓自己臉皮厚一點,過去在台灣我不敢問問題,也擔心自己的問的問題是不是很丟臉,可是,在德國,我看到他們是有問題就問,很勇敢的問,旁邊的人也不會覺得你很奇怪,你問人了,然後你自己也收穫了,我覺得這是滿重要的。」

  在這一個多小時裡,陳芯以實際的經驗來分享及回答在場同學們此起彼落的提問,孩子們彷彿也啟動了不要怕問題,直接展現了提問的勇氣。陳芯經常在臉書記錄了學習的點滴與因事而起的想法與省思,這些成長中的變化,回饋了自己的夢想,更有可能在今天的分享中,影響了在場某一位即將「眼睛發亮」的孩子,啟發他也走入國際、探索世界。

  陳芯在分享會後表示,走進慈小校園,感受到慈小如同當年一樣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十多年過去,當年坐在同個教室的小女孩,絕對想像不到今天能夠站在臺上,告訴台下的學弟妹們,自己曾經走過的路與對未來的想像。那個曾經逃避、抗拒學校體制和憤世嫉俗的小女孩,她在慈小感受到的愛和初衷,是怎麼幫助她找到現在前進的力量。

  教育,是社會的希望,樹木容易樹人難,慈小的師長團隊以誠懇的心,守護著每個孩子心中的善苗,用心澆灌、照顧,靜靜盼著每個孩子長出自己的生命樣貌,在世界每個角落發光發熱。

(撰文:陳文馨、王佩茹/攝影:慈大附中國小教務處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