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110年全國語文賽 學生組形式改「情境式演說」

客家電視台/劉宜頻 蔡奕輝 桃園.臺北 2022.03.09 17:48

全國語文競賽本土語演說項目,長久以來從「備稿演講」漸漸成了「背稿演講」,許多教師發現即便學生把稿子,背到滾瓜爛熟、出神入化,當實際要應用語言時卻愣住了,無法如演講般的流利,因此教育部推動「情境式演說」,實際來說,「情境」指的就是生活,沒有具體的準備範圍,教育部表示母語保存有賴時間累積,學校和家庭必須雙管齊下,希望透過競賽形式的改變,讓母語融入生活。 台上接受頒獎的,都是從109年全國語文競賽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全國語文競賽學生組本土語言演說項目,從當年(109年)開始試辦情境式演說,隔年(110年)正式實施。 教育部終身司閱讀與語文教育科科長 殷家婷:「因為十二年國教,很重視孩子要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可以整合活用的一個能力,那我們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期待孩子,可以透過這個競賽方式的改變,我們要孩子真正的會聽、會說,會思考也會活用。」 過去由學生,一次背誦三至四篇講稿的這種「背稿」形式行之已久,多年下來,造成選手上台,即使講稿背得滾瓜爛熟,話語間更是滿載感情和抑揚頓挫,但整體往往流於表演形式。 客語教師 許時烺:「等到這個小孩正式得名,頒獎問他說你叫什麼名字,住哪裡啦 什麼都不會講,所以說這將近20年的時間,我們的教學,就完全就是沒有生活化,用死背的方式,我們的小孩全部都沒有教成功。」 在教育第一線的客語教師許時烺,發現好多學生都「會演不會講」,因此他跟上新制 開始規畫課程。 記者 劉宜頻:「現在教室裡面,正在進行情境式演說的教學,不過究竟情境式演說是什麼,跟以往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比賽前不會事先公告題目,學生要現場抽題,現場準備,再看著與生活相關的,四格圖片來演講,不過實際上如何訓練,我們一起來看。」 「比較安全啦,比較安全啦。」 老師看圖,對著學生一張一張解釋,練習如何串起4張圖完整說故事,這些對於已經實際上過「戰場」的學生來說,還算能輕鬆以對。 學生 蔣子毅:「今天阿明走在路上,突然間聽到有人說,搶劫搶劫。」 獲得110年桃園市龜山區的,客語情境式演說第二名的六年級生蔣子毅,平時練習就要學著應對,同學輪流扮演評審出考題。 「如果阿明沒有報警,之後會發生什麼事,阿婆的皮包就再也找不到。」 面對大大小小問題都得隨時接招,回答的內容完整度,口齒清晰表達流暢,觀點看法是否創新有見解,表情從容有自信,和演說生動、肢體動作自然等六大項目,攸關選手能否搶下高分。 教育部終身司閱讀與語文教育科科長 殷家婷:「那我們未來,大概也都不會公布題庫啦,因為我們不希望孩子,又回到背誦的一個方式,也許5年、10年,慢慢的看到有一些起色,我們覺得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一個進步了,但是確實這個都是需要時間。」 政府單位推動母語保存,除了將本土語言,列為高中以下的必修課程,也從演說著手,期盼本土語言全面滲透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