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早期消化道癌免開腹手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有效治療

華人健康網/文/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 2022.03.09 10:00

隨著現代人對於健康狀況的重視,健康檢查的數量上升,越來越多的消化道早期癌症被發現。消化道的晚期癌症較多以腫瘤或是潰瘍來呈現;相較於此,消化道的早期癌症病灶常以側向生長的輕微隆起病灶來表現。

新聞圖片

執行內視鏡檢查的時候,若是醫師發現息肉樣的病灶,一般可以利用如圖一的息肉切除術,以電燒線圈將息肉套起後切除,但是消化道期癌症通常範圍過大、相對平坦以及容易產生纖維化,因此利用傳統息肉切除術難以將消化道早期癌完整的移除。因此在過去數十年內,即使是消化道的早期癌變,病人通常還是只能接受開腹手術將罹癌部位切除,除恢復期長外,術後也會產生腹腔內沾黏等後遺症,生活品質難免受到影響。

有其他方式可以治療消化道早期癌嗎?

隨著內視鏡的技術進步,現在許多早期的消化道癌症,已經不需要再接受傳統的開腹手術,而是可以藉由胃鏡以及大腸鏡的方式切除。「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是日本於20多年前開發出的內視鏡手術技巧,在近10年來在全世界慢慢發展成熟,目前已是累積大量臨床實證的消化道早期癌標準治療方式了。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是一門極其精細的內視鏡手術,其做法是利用胃鏡或大腸鏡到達病灶處,先以注射針於黏膜的下層注入食鹽水或甘油將早期癌病灶與肌肉層分離開,再輔以電燒刀以毫米為單位慢慢的將病灶從胃或腸壁上剝離,就像是削水果皮一樣的原理。

(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有沒有風險?

與所有的內視鏡息肉切除術一樣,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風險在於術中的消化道出血與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的早期癌症相較於一般息肉的血流供應更豐富,這點是為了因應癌細胞的快速生長導致,因此在切除的過程中醫師會不斷的注意有無大血管供應病灶,及早做電燒止血以讓術式順利進行,原則上來說直腸與胃的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出血風險比一般腸道來的高許多,是因此處的血流供應又更為豐富導致。

另外,由於我們的消化道肌肉層外沒有太多的組織包覆,因此在切除過程中若是病灶纖維化過於嚴重,導致肌肉層與黏膜沾黏,就有可能使電燒傳導至肌肉層而使胃腸道穿孔,所幸這類術中立即可見的穿孔大部分能以鈦金夾閉合,極少導致嚴重的腹腔內感染。國泰綜合醫院目前於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施作成績相當穩定,不管是出血或穿孔的併發症比率皆低至接近內視鏡大國日本的水準,民眾可放心接受治療。

消化道早期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消化道早期癌症的發現本身就相當困難,除了民眾對於自身健康的注意外,身體症狀的改變和定期的健康檢查皆是可行的方式。如胃部可以接受幽門桿菌的檢查,萬一不幸感染幽門桿菌,日後產生慢性胃炎與胃癌的機率都可能增加;大腸方面則可以靠每年的糞便潛血檢驗偵測出早期的病灶,若潛血反應陽性則建議接受大腸鏡的檢查。

最後建議民眾若有相關的健康問題,一定要盡速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若是早期發現病灶,就有機會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此類微創的方式切除病灶,免去開大刀的繁複手續。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8832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