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典原創動畫《魔法阿媽》,現在也有舞台劇版本了,劇中飾演道士阿媽一角的郎祖筠,為了能更貼近角色,還特別到基隆和道長學習,要帶觀眾重新體驗臺灣傳統民俗和濃厚的人情味。 「該不會是我吧?是你啊!媽,我啦!喔!那就還好,什麼還好!你哭枵,你不孝子,你不孝子啊你!」 1998年上映的臺灣原創動畫《魔法阿媽》,當中的小男孩豆豆和道士阿媽,透過舞台劇的方式,再次呈現劇中的經典橋段勾起許多七、八年級生,共同成長記憶。 春河劇團團長 郎祖筠:「(身為)劇團的女團長,所以我做的故事大部分都和女性有關,像是比較年輕的呀!或是結婚的啊!說她們做媽媽了呀!那我就想再來就是阿婆了,阿婆的故事那個最特別,我就想到那個魔法阿婆。」 舞台劇導演 范瑞君:「我覺得其實我們就是想再次傳達的這個戲,就是因為我相信,它是可以感動不同年齡層的人,就是我們要回到一個最簡單的部分,就是說我們可以有科技這些東西,但不要忘記科技始於人性,只有我們唯有抓住那個情感的東西,然後才能夠讓這個穩定跟長久。」 「開口就是要吃煞,驅逐妖魔鬼怪。」 身穿黃色道袍,飾演道士阿媽的郎祖筠為了更貼近角色,特地到基隆超過150年的雷成壇,和李戊己道長學習道家的手勢身法,本身是基督徒的她,也對普渡的由來和禁忌,有了更多的了解。 春河劇團團長 郎祖筠:「所以我去學這個很有趣,像我們看電影常看到人,把手拿起來算子丑寅卯有沒有,不對的,算日子、算時間要用左手,右手,電影演的是不對的,方向是錯的。」 「不然我就把你阿媽賣掉,你要把阿媽賣給誰啊?當然是賣給魔鬼啊!」 舞台劇《魔法阿媽》,原本2021年就要推出了,但受到疫情的影響延宕到今年,隨著防疫措施逐漸放寬,春河劇團也希望大家可以安心走進劇場,透過這齣劇,呼籲大眾把握當下,也懂得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