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提升自救互助能量 慈濟高雄辦理防災士培訓

慈善新聞網/ 2022.02.26 12:51

高雄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何信育教官教導至卻操作CPR的步驟與方法。

  去年十月高雄鹽埕區城中城大樓火災事故,造成46位住戶不幸罹難,也引起社會各界對住商集合式住宅的火災安全議題極大的關注;同時,在全球極端氣候下,人類更是無法避免將面對巨災化的趨勢。

  為提升防災意識,強化大眾對災害的認知,並且抱持一份戒慎虔誠的態度,於平常就做好防備工作,並在災害發生後透過互助與協作,共同面對災害的衝擊,並加速後復原,慈濟基金會2月19、20兩天在慈濟基金會高雄分會舉辦防災士培訓。

  慈濟基金會災防組組長呂學正師兄在啟業儀式中表示,慈濟在2020年7月2日獲得內政部防災士培訓機構證書後,非常感恩高雄區志工菩薩的支持與協助,在7月19、20日就在高雄靜思堂開辦了慈濟第一場防災士培訓,從開辦至今,慈濟志工完成防災士培訓並取得證書的已經超過一千二百多人,這次在高雄靜思堂辦理第九期培訓,很感恩除了慈濟志工報名參加以外,也有公部門、企業及社區的防災夥伴也報名參加,共同來提升社區防災的能量。

慈濟第九期防災士培訓,近百位來自高屏地區的慈濟志工及會眾參加。

  慈濟高雄區防災協調中心召集人潘機利師兄致詞時,分享了去年在城中城大火中投入關懷工作後的感想;潘師兄表示,當時看到消防救難人員將罹難者大體一具具從雲梯車上搬運下來時,一般人都會以為這些大體都被火燒焦而往生,不過,實際上這些從火場被搬運出來的遺體大都是被濃煙嗆傷窒息而往生的,也讓潘師兄印證了自己在防災士課程中學到的,火場中真正的殺手是濃煙而不是火。

  潘師兄也舉例,發現其中有一位罹難者被搬運下來時還戴著安全帽,身上揹了一個包包,當罹難者的父親到殯儀館認屍時,看到兒子遺體時非常地不捨,更對兒子不懂得在災害中保護好自己而喪生,感到非常地遺憾。因此,潘師兄勉勵大眾,報名參加防災士培訓,最重要的是要透過對災害的認識,學習在災害中正確的應變,自身安全後,也可以透過互助讓社區更多人安全逃生。潘師兄也期勉大眾建立起「救災不如防災、防災不如離災」的觀念,在課程中可以透過講師的教授,專注地學習到防災自主互助與協作的理念。

  「基礎急救訓練及急救措施實作」理念及動態課程邀請了高雄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何信育教官,偕同科內兩位同事一起來教大家演練基本急救方法與技巧,內容包括「簡易止血、包紮」實做,教大家學習各種止血法、運用各種包紮要領,將彈性繃帶或三角巾包紮於同伴的手臂、腳踝、頭部、肩部…等各患處,兩兩一組互相演練的過程中,大家認真的討論切磋,互相操作。

高雄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何信育教官教導如何正確地運用三角巾進行患部包紮。

  只見人人手法不同,綁著頭巾的各式造型紛紛「出爐」,笑場不斷,順應大家熱烈參與的高亢情緒。還有CPR(心肺復甦術)+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的操作步驟,以簡單易記的救命口訣:「叫、叫、壓、電」進行施救,並透過分組,由教官及助教帶領學員們一一在人體模型進行實作,講師及教官們則在一旁檢測大家的動作正確與否?

  只見操作的學員們動作或許熟練或生澀地在「復甦安妮」模型中,賣力地在台上數節拍進行按壓著,何信育教官表示,我們希望大家都不要用上這些方法,不過,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及操作,萬一真的遇上的時候,就能真正做一位可以救人一命的活菩薩。

  防災計畫實作與驗證課程中,講師劉俊廷師兄除了分享社區防災計畫的內容之外,也與助教團隊引導學員實際模擬在災害發生後,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如何開設避難收容站。

防災計畫實作與驗證課程,學員實際演練收容避難空間的開設。

  學員們用心地分組討論收容中心應具備的功能分組,以及如何做好適當的空間規劃,讓男眾、女眾、家庭及有特殊需求的災民都可以適切地被安置。空間規劃完成後,講師引導學員到講經堂穿堂外進行實際操作,團隊在共同合作下,在短短20分鐘內就依照規畫圖,將環保隔屏、福慧床、福慧桌椅一一佈置好;這時候,講師安排了災民的角色,一一模擬現場可能發生的狀況,讓學員學習應變,並從中同理災民的感受,讓學員都覺得非常實用。

防災計畫實作與驗證課程,學員實際演練收容避難空間的開設。

  兩天精彩豐富的課程,在第二天下午四點前完成了課程測驗,並由工作同仁當場檢核測驗卷後,布達每一位參訓者都順利通過了測驗,大家都非常歡喜自己通過考試,即將成為正式的防災士一員。

撰文/鄭楊慶;攝影/陳鳯珠、余宜芬、鄭楊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