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魚肉選民4-4】選民就是被動困境解方 避免淺碟認識民主政治

匯流新聞網/屈 彥辰 2022.02.26 15:06

能改變選民被動窘境的人,正是選民本身。同時要避免淺碟式的認識民主,誤以為民主等於投票。 (示意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專題報導

選制改變或可增加公民主動性 但「民主不等於投票」的觀念需建立

「民主就是換人換黨做做看!」

選舉中,總不乏前述那樣直接將「民主」與「投票」劃上等號,且把「民主」化約成「政權輪替」的「去脈絡化」說法。

當代經營策略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政治創新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tical Innovation)創辦人凱瑟琳.蓋爾(Katherine M. Gehl)合著《當政治變成一種產業》,提到政治產業的核心是標準的「雙頭壟斷」(duopoly)式競爭,即「兩黨競爭」,圍繞著這個核心,其壟斷的資源足以衍生出各種參與者和組織,讓政治「產業化」。他們認為,許多人對民主的「認知」是窄化成投票,甚至在被簡化或「二選一」的「框架」中,選擇比較不爛的對象。這其實是對民主政治跟政治體系整體的「慢性扼殺」,因為單純的投票不可能迎來系統性的變革,故應當進行「政治創新」。

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接受訪問,他認為,「政治創新」或許是政治系統僵化的解方。他舉例說明,阿拉斯加州的選民將在今年秋天的選舉採用「優先選擇投票制」(ranked-choice voting,RCV),這可以有效排除掉極端人選,經由數輪汰選,選出一個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對象。

何志勇說明,RCV制是選民投票時排出對候選人的喜好順序,計票時先排除得票最少的候選人,再將被汰除的候選人選票,按照投票者的下一個喜好選擇,算給偏好第二的候選人,汰選方式依此類推。他指出,在RCV制底下,候選人不太可能提出「極端政見」,否則很容易被選民排在喜好後段,最後留下來的候選人就是多數人都能接受的。

除選制變革外,另外應反思的是「淺碟式」的理解民主本身,如把民主簡化成投票。根據觀察,肇因於現實、生活疲勞、對專業公共議題的理解尚需加強等緣故,多數選民是在投票前,被短時間且大量的選舉資訊轟炸,來決定投票對象,抑或是受特定政黨、媒體長時間予以沈浸在特定資訊中,由此決定投票對象。

然而,再多政治創新構想,選制又如何能挽救民主,真正能改變選民被動窘境的人,正是選民本身。例如,「開放政府」現在執政府的執政口號,「開放政府」亦為一種政治創新,訴求政府資訊應透明化、公開化,使政府得以攤在陽光下,接受人民檢視,不過現狀離完全實現似有一段距離。因此,對民主政治有深刻認識,「認知」到選民本身即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參與者,選民陷於政治體系,僅能被政客「魚肉」的被動情況,終能予以改變。

照片來源:Pixabay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魚肉選民4-1】政黨推任何奇葩人選  選民往往只能「爛蘋果選不爛的」

【魚肉選民4-2】小心媒體推薦特定對象  資訊轟炸引起你的情緒反應

【魚肉選民4-3】選民只有投票時刻是主人 其他時候都由權力精英擺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