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吹彈得魄 臺國樂世界首演5創作金庸秘笈入樂章

民生@報/ 2022.02.23 12:05

【文/陳小凌】國樂團中彈撥樂器鮮少躍上音樂會主角,台灣國樂團26日於國家音樂廳舉辦《吹彈得魄》音樂會,五首全新委託創作世界首演,音樂總監江靖波指出:「這次跳脫傳統作曲的窠臼與公式,展現了吹管與彈撥樂器的豐富語彙。」笛子大師陳中申首度為他新研發的半音笛與半音簫打造音樂武林秘笈《絕世神功組曲》,三首以金庸小說中的絕頂武功《九陰真經》、《九陽神功》、《玉女心經》命名與創作。

 

《吹彈得魄》音樂會宣告。陳小凌攝影。


江靖波指出:「我們希望作曲家們能挖掘樂團當中的灰姑娘。有些樂器平常不是那麼被大眾所看見,卻在國樂中相當重要,例如高音笙過往常擔任主角,但中音笙、低音笙的角色卻不是那麼清楚,但在作曲家王乙聿《三笙有幸》曲目中,就以三個樂器作為一個團隊組合,展現非常精彩的對話和表現力。次中音嗩吶音準特別難控制,特別不容易吹連貫性快速音,特別請盧亮輝針對這個困難的樂器寫一個屬於它自己協奏曲」。

陳中申特地以金庸小說中的絕世武功為概念,為這笛和蕭這兩種樂器譜寫《絕世神功組曲》,有陰柔的簫協奏《九陰真經》、陽剛的大G半音笛協奏《九陽神功》,而《玉女心經》書中是楊過和小龍女使劍,所以特別打造由演奏家張君豪、陳靜共譜的半音笛和半音簫雙協奏曲。

 

笛子演奏家張君豪與蕭演奏家陳靜。陳小凌攝影。

 

陳中申指出:「半音笛和半音簫已獲得兩岸十年的專利權,保留傳統笛子的韻味又能展現傳統笛子做不到的半音,在24調中自由進出,音域更寬廣,這次首演是兩種樂器首度在江湖上現身,就像倚天劍和屠龍刀首次在華山論劍上出現。」

《吹彈得魄》上半場由樂團音樂總監江靖波帶領彈撥家族大協奏,詮釋旅美作曲家李元貞《旋想曲》揭序幕,返璞歸真結合巴洛克曲式,以清雅澄澈尋找合奏新貌,展現彈撥樂器純淨音色之美;緊接著笛子演奏家張君豪與蕭演奏家陳靜共譜笛與簫的《絕世神功組曲》,笛子大師陳中申針對全新開發的半音笛與半音簫打造音樂的武林,成就這首武俠交響詩。

 

樂團劉寶琇及姚碧青演奏家以柳琴及三弦擔綱獨奏。陳小凌攝影。

 

音樂會下半場,安排樂團劉寶琇及姚碧青兩位演奏家以相「彈」甚歡的柳琴及三弦擔綱獨奏,呈現作曲家高平《掌上風波》作品;作曲家盧亮輝為譜寫《族韻藏臆》,由次中音嗩吶演奏,由器樂大賽2014嗩吶好聲音得主曾榆尹擔綱獨奏。最後,青年作曲家王乙聿《三笙有幸》以高、中、低音笙與樂團間的遊戲對話,由臺灣國樂團陳麒米、徐翠芳、蘇息玄連袂帶來充滿音樂能量的終場作品。

 

台灣國樂團團長劉麗貞表示,這場演出以精緻細膩的音樂詮釋,世界首演5首跨世代作曲家新曲,跳脫傳統窠臼,尋回吹管、彈撥樂器的靈魂,展現樂器的豐富語彙,挑戰國樂美學聲響的極致追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