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淨零排放」會議在埔里 暨大主講茭白筍農業

客家電視台/李鴻祺 南投埔里 2022.02.13 18:55

2050淨零碳排已成國際顯學,各國紛紛朝減碳邁進,清華大學和中興大學主辦,邀請全國環境工程相關領域學者,在南投縣埔里鎮舉辦「以循環經濟為本之淨零排放」會議,並由暨南大學針對茭白筍的循環再利用計畫進行簡報,希望循環再利用的模式,有助於未來農業發展。 「示範場域這個已經,已經在弄了。」 國立暨南大學團隊,積極投入茭白筍種植的改善,因為目前埔里鎮的茭白筍田用水,一年大約需抽取1億噸地下水,造成埔里地區自來水井出現水源短缺現象,不僅如此,茭白筍殼的去化也是一個棘手問題。 國立暨南大學科技學院院長 蔡勇斌:「如果我們不努力來這個,讓這個用水來減少甚至,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話,那這個產業,這個產業再這樣持續下去,我們最後的用水就不足。」 南投縣環保局局長 李易書:「那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在茭白筍殼的部分,可能之前還是會有民眾,有農民會有露天燃燒的情況,那我想這個部分都會造成很嚴重的空氣汙染,所以在這一塊,我們也跟暨南大學做合作,希望可以把茭白筍殼把它轉化成生物炭,然後回歸到農地上,去改善我們土壤的品質。」 因應政府2050淨零排放目標,全國環境工程相關專業學者齊聚南投埔里,「以循環經濟為本之淨零排放」為主題,透過研習凝聚共識,催生具策略性的建議。 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董瑞安:「能夠藉由碳捕獲、封存再利用,生質能減碳以及循環經濟這3大議題,能夠很順利地來,提出重要的一個議題。」 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蔣本基:「就是希望把我們在學術,裡面所做的這些研究的工作,怎樣子能夠跟企業界、產業界合作,那更重要的部分,也希望在地方政府的這個支持跟領導之下,我們能夠做成很多示範型的這個計畫。」 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中,傳統農業茭白筍種植,也因為用電和用水等問題備受關注,希望能以循環再利用的模式,改善茭白筍田降溫的用水量,落實農業永續經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