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渝仁
運動的好處族繁不及備載:增強心肺功能、強化肌力及協調度、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等等。然而運動傷害是許多運動愛好者心頭的痛。
隨著醫學的進展,新的治療方法如雨後春筍出現,運動員身上大大小小、新舊雜陳,有些甚至經年累月的運動傷害似乎有了治癒的機會。其中,增生療法或稱再生療法,是運動醫學常使用的治療方法。
什麼是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的目的是啟動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提升身體的穩定度,進而緩解疼痛。許多知名運動員,包括老虎伍茲(Tiger Woods)、科比・布萊恩(Kobe Bryant)都曾接受過增生療法治療關節肌腱韌帶的損傷。
其實增生療法不是新東西。早在10多年前,增生療法就已經普遍用於運動員,隨著醫學的進展,增生療法使用的注射藥劑種類越來越多,而各種注射藥劑有不同的作用機轉及效用。
常用的進階增生療法注射藥劑包括:
● 高濃度葡萄糖
透過物理性的刺激,破壞部分細胞,使局部的血流增加、造成發炎反應,吸引幫助組織修復的細胞到缺乏血流供應的肌腱韌帶組織工作。
●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
製作方法是抽出自己的血液,離心純化後,取出高濃度血小板及生長因子,注射到病灶處。生長因子會誘發發炎修復反應,而血小板內的顆粒細胞會釋放出組織修復必須的蛋白質。
● 生醫級PRP
傳統的PRP不一定能夠達到足夠的血小板及生長因子濃度,因此新一代的PRP製備法是以自動化離心搭配光學感測,針對不同血品狀況分離出高濃度的血小板及生長因子,可以製備更為穩定高濃度的血小板血漿,因此是許多菁英運動員的選擇。
● 羊膜/絨毛膜萃取物
PRP雖然攜帶組織修復需要的原料,但是畢竟是從自體血液純化出來的原料,如果年紀稍長,純化出的修復物質比起年輕人還是有差距。羊膜/絨毛膜萃取物來自捐贈者的羊膜,自帶豐富的生長因子及修復物質;既然是來自初生的胎兒,裡面的生長因子跟修復物質(scaffold)理論上都比PRP來得多又好。羊膜/絨毛膜萃取物是較新的增生療法注射藥劑,雖然文獻研究比較少,引進台灣的時間也比較短,是許多醫師寄與厚望的新一代增生療法利器。
目前常用的進階增生療法注射藥劑,比較如下圖:
增生療法真能治百病嗎?
增生療法的效果很大程度跟身體自我修復機制有關,也跟疾病的嚴重度以及使用的注射藥劑有關,最重要的是,造成傷害的原因如果沒有移除,疾病勢必難以根治。例如上肩高壓式投球,對旋轉肌袖及肩關節唇會持續造成傷害,若不強化肌力或調整訓練強度,就算天天打PRP可能效果都不會太好。
雖然沒辦法保證療效,但至少應該要確定有將藥物準確的注射到病灶,而超音波導引注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可以確保治療的精準度。
此外,增生療法不是治療的全部,加上週期訓練(Periodization)、肌力及協調度訓練、動作控制及營養補充等全面性的調整才是遠離運動傷害的最佳組合。以常見的運動傷害,阿基里斯腱損傷(Achilles tendinopathy)來說,2021年的研究指出,單純施打PRP並不會帶來顯著的改善,醫界主流的看法是,即使接受增生療法,搭配肌力訓練及伸展運動方能帶來持久的運動傷害改善。
不能只單靠增生療法,訓練更扮演重要角色
運動很好,能遠離運動傷害更好。增生療法能讓我們更快從運動傷害中復原,然而要提醒的是,增生療法不是運動傷害治療的全部,週期訓練(Periodization)、肌力及協調度訓練、伸展運動等等,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接受增生治療前,務必跟你的醫師討論治療計畫,一步步將痼疾連根拔起,才是恢「復健」康最快的道路。
參考資料
1. Engebretsen, L. et al. (2010). IOC consensus paper on the use of platelet-rich plasma in sports medicine.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4(15), 1072–1081.
2. Patricios, J., Harmon, K. G., & Drezner, J. (2021). PRP use in sport and exercise medicine: be wary of science becoming the sham.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6(2), 66–67.
3. Kearney RS, Ji C, Warwick J, Parsons N, et al. Effect of platelet-rich plasma injection vs sham injection on tendon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idportion Achilles tendinopath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1;326:137–44.
(作者為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媒體長陳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