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東勢巧聖仙師開基祖廟 3D掃描保存碑文

客家電視台/蔡裕昌 臺中東勢 2022.01.21 17:00

臺中市東勢區的巧聖仙師開基祖廟,廟內有三座石頭碑文,被登錄為一般古物,廟方特地為文物加裝玻璃外框,防止文物風化受損,最近地方和學校共同合作,以3D掃描的方式保存碑文,讓未來古文物能夠有更多面向的應用,甚至為元宇宙做好準備。 「我們就主要看他有沒有,就被確實的被記錄下來。」 弘光科大的兼任講師馮天蔚,正在使用3D掃描器掃描巧聖先師廟,廟內的百年碑文。 「太陽光照射到的時候就不行,紫外線照到會影響這個,有時候會影響紅外線,所以那個掃描效果就很不好。」 巧聖仙師廟的三塊碑文,已經有百年歷史,過去曾被居民當成水溝的溝蓋。 臺中巧聖先師祖廟前主委 管業鐿:「這個叫做指命誣告,還有買屍誣告,被百姓拿去做路邊的水溝,當做橋用 過橋用的,覺得很不捨得,所以一定要把它保留起來,做一個文物永久保留。」 3D掃描碑文古文物,除了可以數位化,還可以3D列印出來製成教材。 大茅埔調查團團長 吳哲銘:「東勢大茅埔泰興宮的文物,它是卜掛印,我們把它3D掃描以後,會像這個1比1的對照,第一個就可以當作教學,讓學生知道以前卜掛印怎麼印的,因為這些文物有一個重點,就是說它是用木頭做的,可能會很快壞掉。」 3D掃描客家古文物可以數位建檔,為未來的元宇宙準備題材。 弘光科大兼任講師 馮天蔚:「3D掃描這些老東西要做什麼,我們在說元宇宙元宇宙喔,我們客家文化也很重要,要準備好,以後可以讓年輕人做創作,做研究也好。」 馮天蔚老師表示,目前3D掃描仍需克服許多技術,保存推廣文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繼續努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