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scool 小林村 高雄停水

有些事不過中年不會懂⋯能過好平凡生活已是拚盡全力

優活健康資訊網/優活健康網編輯部 2022.01.08 09:00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醫是一場修行,這條路艱辛又漫長。因為上天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我想用我的餘生去創造更多價值,去幫助更多的人。」眼科專家陶勇在書中回顧20餘年的行醫經歷時,道出自己曾經從醫生成為病人的感悟。他以乾淨細膩的筆觸,寫出醫生與病人之間相互成就的感動故事,不只表達了對醫學的熱愛,也寫下當面對挫折與打擊時,關於醫患關係、生死善惡、哲學探索、充實自我與追求幸福等人生省思。

到了40歲真的能不惑?
不知不覺到了40歲,在生活中,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喊我叔叔了;在工作中,再也沒有患者因為我太年輕而質疑我的水準。現在,我名正言順地成了人群中的中年人,社會的主力階層。

有時候看著已經上了小學的女兒,我總會恍惚,我居然都有這麼大的孩子了,內心還總覺得自己仍是一個小孩,好像剛剛從學校畢業一樣。時間過得飛快,每一天都覺得匆匆忙忙,一刻也不敢耽誤,工作、學業、生活把時間塞得滿滿的,尤其30歲以後,一年彷彿一天,什麼都沒來得及做就過去了。我經常在睡夢中驚醒,害怕自己老了,人生就這樣虛度過去了。

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相繼遠去,那些曾經一起打打鬧鬧、擠在一個宿舍裡談論未來的同學好多都已多年未聯繫了;那些說好沒事就聚聚的人,上一次相聚好像是幾年前了。

印象中身強體健、意氣風發的上一輩人開始進入老年生活,頭髮漸白,身體佝僂,拿重物開始力不從心,上樓梯也需要人攙扶,還有一些已然離世。那些印象中還跟在我屁股後面瘋跑的弟弟、妹妹們也一個個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談論的話題也逐漸變成了操持生活的艱辛。這一切都在水滴石穿般地行進著,而我很少察覺,猛然發現不免感慨時間的無情。

小時候,印象中那些3、40歲的大人總是忙碌奔波,偶爾閒暇聚在一起喝酒談天,聊的也是我們小孩聽不懂的話題,感覺那是大人的世界,與我們無關。那時我總會想,等我長大了會是什麼樣,也會變成他們這樣嗎? 說實話,我骨子裡是抗拒的,我總覺得自己一定會與他們不同,但怎麼不同卻並不太明白。

活到中年才會懂,理想就是過好平凡生活
青春期,開始對大人們的事有所瞭解,那時叛逆,覺得大人俗,掛在嘴邊的不是賺錢就是別人家的八卦瑣事,毫無意義。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他們會吵得不可開交,我就會想,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思想還這麼幼稚。

那時,我和大人們越來越少聊天,感覺他們關注的永遠是一些表面的名利,內心都沒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對人生也沒什麼追求。我更喜歡讀書,覺得書本裡的人才是我的知音,他們有思想、有內涵,這才是大人該有的樣子。母親總會說,你們這一代人啊,趕上了好時候,一定要好好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那時我就很抵觸,心想,你們也不是七老八十,大好年華完全可以來得及實現自己的理想,幹嗎要歸咎於時代的影響呢?

後來我工作、結婚,有了孩子,自己也成為中年大軍中的一員,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後還要照顧家裡的生活,被電話、訊息時時刻刻纏繞,有時候忙到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閒暇思考什麼人生理想,只覺得能安安靜靜睡個好覺就是萬幸了。有人說,每個中年人的背後都是一座大山,能過好一份平凡的生活已經是拚盡了全力,這時我才慢慢理解了這句話。

有時候慶幸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是沒有年齡限制的,而且自我價值感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不斷增加,我對中年危機的感觸好像還沒有那麼深。

疾病、父母、子女⋯樣樣都是中年人的無奈
現在很多大企業對中年人很不友好,很多崗位的人一旦超過了40歲,如果不是從事要職,就會是淘汰和裁員時第一考慮的對象;而這個年紀的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去工作,身上所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聽他這樣說我才恍惚能理解身邊的一些朋友,為什麼他們會那麼焦慮和脆弱。

有些朋友工作了好多年後,忽然辭職不幹了,在家裡一待就是一年半載,也沒個好的方向;有些朋友離開了北京,選擇回小地方做點買賣;也有一些朋友改行做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行業︙︙我當時總會詫異他們的決定,認為他們不夠踏實和努力,一山望著一山高而已,如今我卻越發懂得了他們的苦衷。

中年人往往不太會表達自己的無奈,在朋友面前還要樹起一個堅強的模樣,實則,夜深人靜,他們輾轉反側,被生活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父母一天天變老,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人不幸,父母長年臥病在床,不僅耗時耗力,光看病的錢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子女長大,面臨著教育升學的壓力,有些人為了子女的學業,夫妻一方就會選擇放棄自己的事業、全職陪伴孩子,那另一方就要扛起整個家庭的開銷。這些壓力是年輕人很難想像的,這個時候和他們談理想,真的有點「何不食肉糜」的天真。

我遇過一些患者,家境本就貧寒,一家之主的中年人忽然得病,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真是滅頂似的災難。他們來治病時很少提及生活,只是言語中委婉地請求儘量便宜一些。以前我總是會生氣,醫生又不是商人,怎麼可能按人估價,疾病面前,治療方案才是最重要的,討價還價是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侮辱。但現在,我開始懂得了他們這句話後面的無奈,人越長大越會共情,因為自己經歷過,所以能理解這份艱辛。

我從不覺得這世上會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有哪一種痛苦是能夠靠感受來真正體會的,我能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地幫到他們,在治療方案上盡力做一些平衡,同時多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和他們聊一聊,醫生的話往往會讓患者心生信任,給他們一些希望和力量,往往比治療本身還有作用。中年群體是這個時代的主力大軍,但也是很脆弱的一批人。他們的脆弱來自沒人理解他們的脆弱,也來自社會不允許他們脆弱——中年人的絕望,往往是無聲的。

我感恩我的父母、妻子替我扛下了這些壓力,其實很多時候我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事業中即可。即便如此,我也經常會覺得累,會覺得孤獨,有時候遭遇患者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下了班還要擠1個多小時地鐵回那個租屋處,我也會失落,覺得自己再努力又怎麼樣,還不是過著如此艱辛的生活嗎? 但這個念頭也僅是一閃而過,我對事業的熱愛完全可以抵消掉這些。

對事業再熱愛,也比不過跌落谷底時有家人支持
我其中一個患者是做程式設計師的,36歲,疫情期間公司裁員,他失業了。在找新工作時他才發現,這個行業裡的很多企業都不再找超過35歲的人,而他的妻子在小孩出生後就已辭職在家。他在遠郊買了一處房子,為了孩子上學只能在市裡租房住,1個月6、7千的房租,他還有一輛用來接送孩子的車︙︙他和我說:「醫生,我的眼睛可不可以不治,或者點一點藥水扛下去?」

後來他和我說自己把遠郊的房子便宜賣了,想著等眼睛好了就去創業。我也被他的樂觀所打動,心想他之所以有這股激情,很大程度是因為妻兒給他的支持和他自己的改變——他接受了中年危機這個挑戰,並且信心滿滿。家庭的力量對處於中年危機的人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我見過太多中年人,他們在中年時特別孤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年來夫妻間的溝通越來越少,感情在柴米油鹽中消磨乾淨。這個時候外部的壓力襲來,他們完全無法抵抗,此時他們需要的往往不是錢,而是一種愛和希望。

夫妻之間,患難與共才是最重要的,中年人隨著家庭的成立,朋友會越來越少,只有伴侶才是身邊最值得信任和依賴的人。愛情不僅僅是兩性吸引,還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要求雙方縮小自我感受,去照顧和關心對方。夫妻是後天的親人,感情是需要雙方一點點培養出來的,而太多的人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對方,認為一旦結婚對方就要無條件地對自己付出。

事實上,結婚才是婚姻的開始,婚後才是雙方真正培養感情的時候。婚姻不僅僅是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所有,自己也要跟著婚姻一起成長,共同成長的婚姻才有可能走得長久。如果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中年危機感就會小很多,就像暴風雨襲來,脆弱的房子會瞬間支離破碎,而堅固的房子卻屹立不倒。有朋友經常和我抱怨婚姻的不如意,其實想一想,相比中年危機這場暴風雨,做一點家事,退一步認個錯,多主動傳幾個暖心的訊息,也太容易了些。

很多中年人人生走了過半,反倒失去了方向。年輕時,一心想追求財富、名利、愛情,到了中年要麼已經實現,要麼也意識到實現不了。這個時候,有些人選擇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有些人開始對這條路產生懷疑,從而失去興趣。現代社會生活中,財富名利固然重要,它甚至成了評判一個人價值的標準,但是否苟同於這種標準卻無關於他人,取決於自己的內心。

把日子過好,成為自己的平凡英雄
大學時,有一次哲學課的老師出了一份作業,讓大家回去設想一下自己如果寫一本自傳,會取什麼書名,其實老師就是給大家一個思考的機會——自己到底為什麼活著。是為了功名利祿嗎? 也未嘗不可,如果你在過程中感覺到充實、幸福,這也是一條普世的成功之路。可也有一些人並不是為此而活,他們在實現了功名後反倒覺得空虛無聊,那麼就要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有些人希望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些人希望創造一個改變世界的事業,有些人致力於藝術,有些人苦苦思索人生的意義,這些其實都可以作為自己人生的方向。如果方向清楚了,中年危機也只能算作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困難,就會有勇氣去面對它、克服它。

就像我的那位患者,他說自己的目標就是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那麼,失去一份工作,賣掉了房子,其實只會影響他實現目標的一些條件,並不會撼動它的本質。他租房子,過著清貧的生活,一樣可以把日子過得幸福,甚至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和教育孩子,所以他沒有迷茫。

論語講,四十不惑,其實就是40歲的時候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擁有什麼、想要什麼,而不應該被周遭的價值觀所影響。社會的競爭激烈,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甘於平淡,但不能甘於平凡的潰敗。從某種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平凡人,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擁有一份堅定的信念和面對挫折的勇氣,才是真正的平凡英雄。

未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將會越來越長,如果四十歲已經感覺老去,那麼接下來漫長的半生該如何度過? 真的要渾渾噩噩了此一生嗎? 碌碌無為並不可怕,大多數人其實都是碌碌無為的。不要問年齡,只問自己是否還有對生活的熱情,只要覺得自己內心充盈,哪怕是極微小的,那也是有意義的人生。中年危機應該是發生在本身生活就有危機的人身上的,那個危機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自己內心,它在給你一個機會,問問自己要什麼。


(本文摘自/目光:從醫師成為病人,關於人性善惡、寬恕、生命的治癒處方箋/高寶書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