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雖遭逢疫情,「探索夢號」在台成為全球首艘復航郵輪,掀起新型態國旅風潮,化危機為轉機;圖片/123RF
根據台灣港務公司統計數據,2019年台灣郵輪產業旅客人次近100萬人次、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0多億,行政院也曾推估未來郵輪產業可帶動300億觀光產值效益。2020年雖遭逢疫情,雲頂郵輪集團旗下星夢遊輪「探索夢號」成為全球首艘復航郵輪,在台灣航行「跳島郵輪」、「環島遊輪」航線,掀起新型態國旅風潮,危機成為轉機。展望疫後的郵輪產業永續發展,產、官、學界有何建言與規劃?《欣傳媒》邀請航港局局長葉協隆、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副理事長李南山、雲頂郵輪集團台灣區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呂江泉、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蔡豐明、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助理教授吳繼文,針對此議題發表看法與意見。
《欣傳媒》邀請航港局局長葉協隆(左)、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右),針對此議題發表看法與意見;圖片/欣傳媒
台灣未有本土郵輪公司
郵輪產業鏈龐大、週邊效益驚人
回溯台灣郵輪產業,始自雲頂郵輪集團1997年旗下創始品牌麗星郵輪進入台灣市場,總計在台載運約500萬人次以上出入境旅客。過去麗星郵輪「寶瓶星號」每年在台採購物資金額約台幣1.8億,每年在台碼頭碇泊費亦達到台幣1.8億,而全球在台首艘復航郵輪—星夢郵輪「探索夢號」,自2020年7月26日復航,至2021年5月12日停航為止,共計跳島、環島91航次,載運約9.6萬名旅客,採購金額達1.4億元,產值估算約50億。雖然台灣並未有本土的郵輪公司,但郵輪產業鏈龐大、週邊效益驚人。
《欣傳媒》邀請雲頂郵輪集團台灣區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左);圖片/雲頂郵輪集團;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副理事長李南山(右);圖片/李南山
「跳島郵輪」成為當局現階段政策
戮力串聯產官學合作
交通部航港局、台灣港務公司2012年誕生,即是為了提升台灣航港業務競爭力,導入企業化經營精神,遂「政商分立」,此後這幾年也正是國際郵輪公司競相開發台灣郵輪母港,擴大郵輪產業版圖,亟待軟硬體各項建設迎頭趕上之際。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表示,航港局戮力於產官學合作,目前積極推動跳島郵輪,也為疫後超前部署,例如去(109)年7月舉辦「台灣跳島郵輪政策高峰會」、今年10月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ACDT)共同舉辦「2021亞洲跳島遊輪聯盟推動論壇」,希望發展國際化、精緻化、常態化的跳島郵輪旅遊,並建立在地郵輪產業永續循環鏈。業務重點主要為五大面向:1加強跳島郵輪航線的推廣行銷;2硬體設施改善;3法規鬆綁;4人才培育;5郵輪產業鏈的建立。
「探索夢號」搶先作為「跳島郵輪」的示範;圖片/欣傳媒
「探索夢號」跳島亮麗成績背後
業者承擔壓力 堅守台灣市場
「探索夢號」搶先作為「跳島郵輪」的示範,「跳島郵輪」如今已成為台灣政府當局的實施政策,業者在亮麗的經濟效益背後的看法與心聲為何?雲頂郵輪集團台灣區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表示,雲頂郵輪集團長期在台灣耕耘,為台灣帶來國際觀光客,曾連續多年獲得交通部觀光局頒發「台灣觀光貢獻獎」,但有時不免有單打獨鬥的無力感,未來希望與產官學各界更密切合作,共同為台灣產業深耕努力。以「跳島郵輪」為例,集團的收穫是開發不少新客人,但其實因為以國旅標準計價,船費遠遠低於疫情之前水準,同時載運客人降載,台灣油價也比國際油價昂貴,經營成本相當高,雲頂郵輪集團秉持在台一起打拚的理念,因此堅守台灣市場。
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成立7年來,協助推動郵輪產業發展;圖片/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
郵輪協會宗旨在拔尖郵輪產業
培育郵輪導領人才達3,000人次
台灣民間目前有兩大郵輪協會: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ACDT),目的即在於串聯產官各界合作,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副理事長李南山表示,產業要永續經營,基本面要健全,ICCT 2014年成立以來,全方位發展拔尖郵輪產業計畫,實踐培育郵輪人才、接軌國際市場,拜會產官學各界,尋求郵輪旅遊產業的共榮之道,成果包括參與海內外國際性論壇及會議;舉辦郵輪教育講座及活動,尤其在培育郵輪導遊領隊人才方面,貢獻卓著,迄今已達3,000人次以上;召開郵輪定型化契約研擬會議,減少郵輪旅遊的消費爭議;首創海上郵輪論壇,集結主管機關觀光局及臺灣港務公司、航港局及雲頂郵輪集團等產官學研媒單位,共4百多人共襄盛舉;走入校園宣傳郵輪旅遊產業的教育訓練等。
雲頂郵輪集團台灣區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認為,郵輪永續經營必須結合產官學等各方、許多人力的投入,例如「跳島郵輪」需要相關政策和條件的配合,如果縣市政府不知道郵輪旅客需求的話,如何經營?而沒有這個產業的專業人才的話,就很難知道這個產業的需求是什麼。
基隆市與港公司建立市港合作平台,為地方政府推動郵輪產業發展的典範;圖片/基隆市政府
基隆市建立市港合作平台
加速郵輪產業發展
曾榮獲「亞洲最佳郵輪母港」的基隆,為了促進郵輪港的相關建設,基隆市市長林右昌上任後,即與港公司建立市港合作平台,解決很多土地使用、硬體建設問題,為地方政府推動郵輪產業發展的典範。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表示,「港市合一」是基隆發展主軸政策,近年基隆推動市港再生標竿計畫,以「海洋國門」定位,她認為,郵輪觀光要有產業的想法,一來以產業鏈來思考,二來發展有台灣特色的遊程。
郵輪在基隆,帶動周邊產業鏈的成長;圖片/欣傳媒
郵輪產業不只有觀光
爭取台灣作為區域補給中心地位
郵輪到訪港口,除了帶來觀光人潮、提升國際形象之外,產業鏈的廣被,為各界所期許與重視。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表示,未來郵輪產業鏈的建立,包括郵輪補給、郵輪就業、郵輪觀光及郵輪維修等,並強化國際郵輪公司與台灣相關產業的連結性,未來邊境解封後,將爭取其他國際郵輪業者來台營運,至少90%補給品需在台採購,且至少50%為本地產品,並聘僱一定數量的台灣船員或服務人員,同時努力爭取台灣作為區域的補給或採購中心地位,落實產業本土化。
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即表示,郵輪在基隆,更重要的是帶動周邊產業鏈的成長,包括基隆港周邊商圈發展,前往基隆搭船的旅客挹注基隆觀光,同時更有補給、維修需求衍生的經濟提升,以及港埠收入及人才需求。
台灣的郵輪產學接軌刻不容緩;圖片/呂江泉
郵輪亞洲華人旅客急速增加
台灣華語服務專業受到注意
除了產業界人才的培育,與學校間的接軌就業,也是刻不容緩。亞洲郵輪市場這幾年迅速擴張,為了提供華人旅客中文服務,以中文母語為優勢的台灣籍人才也開始受到注意,台灣服務業的專業水準也讓外籍郵輪公司驚艷。
由於過去法規問題、學校相關郵輪教育課程缺乏,台灣畢業生少有投入郵輪產業工作者。以往僅允許航海、輪機科系學生可以透過擬具實習訓練計畫,而欲參加船員專業訓練,應先取得船員服務手冊,才可以報名參加。航港局於2016年開始進行相關法規鬆綁及調適作業,包含放寬參加船員專業訓練、領取船員服務手冊的資格。
教育部與學校合作舉辦郵輪研習營,到郵輪上實境教學;圖片/呂江泉
台灣郵輪相關科系少 相關職訓加強中
學生協助郵輪公司登船、離船作業
台灣目前幾所相關系所一年總計300多位畢業生,若與產業蓬勃的發展狀況對比,數量不算多,包括科系中設有郵輪相關職能課程的台灣海洋大學「海洋觀光管理系」、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旅遊管理系」、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
近年政府當局、郵輪協會、與學校開始推動產學間合作、加強學生在校時的相關職能學習,以期學生畢業後就可以順利與產業接軌,縮短產學距離,例如航港局與高雄餐旅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共同合作辦理「郵輪產業人才培訓」;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常務顧問暨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呂江泉推動種子教師培訓,將相關專業傳授給觀光餐旅相關科系有興趣開設郵輪課程的教師。此外,近年海事學院學生參與協助麗星郵輪、公主遊輪的登船、離船作業,例如海大協助郵輪公司以兼職人員方式承接基隆母港作業,高餐旅協助高雄郵輪母港的作業。
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呂江泉(左);圖片/呂江泉;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蔡豐明(中);圖片/蔡豐明;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助理教授吳繼文(右);圖片/吳繼文
郵輪餐飲旅館人才需求最多
也需求娛樂、零售等多元人才
在一艘郵輪上,依照船員人數比例,專業的航運技術人員(航海輪機背景)和郵輪服務人員(以餐飲旅館等科系為大宗,實際上並沒有科系限制)的比例,平均大約1:6,也就是一艘船上需求最多的人才是餐廳、旅館等方面的工作人員。
「郵輪上需求的人才非常多元。」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助理教授吳繼文表示,除了觀光餐旅背景人才之外,郵輪上每個航次都有醫師、護理人員駐船,屏東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安排有護理人員上船工作,以防船上的華人乘客生病時不知道怎麼溝通,新冠疫情發生時,郵輪公司也與萬芳醫院合作,協助所有的防疫與消毒措施,船上琳琅滿目的表演秀,需求表演藝術界的人才,兒童與青少年中心也需求幼教背景的人才,還有博弈、健身房、SPA、免稅店等,都需要大量人力,台灣這幾個領域上都有其他華人圈無可取代的競爭力。
高端品牌需求精緻服務,雲頂郵輪集團高端品牌「星夢郵輪」導入管家服務;圖片/雲頂郵輪集團
到郵輪工作的吸引力為何?
預期5年內越來越多人上郵輪工作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蔡豐明也指出,像頂級的探索型郵輪,根據郵輪的學習主題目的,還會網羅各種不同的人才,例如天文學家、考古學家、地質學家、生態學家等,而高端郵輪或探索型郵輪,因為是六星級,提供精緻服務、對服務人員要求嚴格,未來也一定需要翻譯人才。
台灣人對到郵輪上工作有意願和興趣嗎?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常務顧問暨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呂江泉坦言,過去台灣生活太富裕,台灣商船都找不到人才,怎麼會想到郵輪上工作?可是台灣經濟發展已經到了轉捩點,現在開始有台灣人才上郵輪工作,未來會越來越多,預期5年內會蓬勃發展。他也指出,因為食衣住行都是郵輪公司支付,賺的錢是實實在在放在口袋,相較畢業生在陸地上工作,扣掉吃住用,更容易累積財富,而年輕人藉著郵輪上工作機會環遊世界、大開眼界,從跨文化融合中得到的樂趣,這才是收穫。
「探索夢號」導入「星夢大使」,為乘客提供中文服務;圖片/「星夢大使」提供
疫情期間交換船員不易
「探索夢號」雇用100多名台籍人員
過去進駐台灣母港的郵輪公司,鮮少雇用台灣籍船員,然而疫情期間,由於船員交換不易,「探索夢號」雇用100多名台籍工作人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蔡豐明指出,過去台灣因為法規問題,所以非海事背景者難以取得相關證照,而另一存在問題是,台灣不是國際海事組織(IMO)會員,核發的船員證,並沒有受到國際認可,過去在郵輪工作的極少案例,為航海輪機背景者透過英文考試取證,而目前郵輪公司已開始考慮本國籍船員,除了數量較多的餐飲、娛樂活動等工作人員之外,包括少部分為航海輪機背景者,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但對台灣人才就業機會來說是好的開始。
雲頂郵輪集團旗下擁有3個品牌,圖為水晶郵輪,提供學子不同選擇與機會;圖片/雲頂郵輪集團
雲頂郵輪集團期待台灣郵輪教育深耕
郵輪實習機會待教育部鬆綁
雲頂郵輪集團台灣區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表示,雲頂郵輪集團對與學校合作抱持開放態度,也期待未來台灣的郵輪人才教育深耕,例如針對郵輪的課程和認證,可以更有系統地讓學子進來產業之前已經準備好,現在海事畢業學生,一畢業可能轉業,郵輪產業提供更多選擇機會。雲頂郵輪集團旗下擁有3個品牌,包括麗星郵輪、星夢郵輪、水晶郵輪,總部設在亞洲,除了在台灣,未來也有晉升機會到全世界其他國家,端看學子儲備的能量。不過關於學校端很期待的郵輪實習機會,由於郵輪公司屬於外商公司,依照教育部現行規定無法辦理。
「跳島郵輪」為各地方的觀光產業帶來不同的視角;圖片/欣傳媒
跳島郵輪為地方帶來不同視角
建議深化遊程 吸引旅客回購
去年7月到今年5月,「探索夢號」的跳島與環島航程,遍及基隆、高雄、台南、花蓮、澎湖、金門、馬祖各港口,劉曉寧觀察表示,郵輪帶來不同視角,讓各地縣市政府有所不同認知,同時雲頂郵輪集團旗下郵輪,全年常駐台灣,深耕才能深入經營,如果一年只停駐3~5個月,會看不到問題所在。
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副理事長李南山認為,台灣跳島旅遊很有發展潛力,不只針對國人,對國際旅客都有吸引力,惟易受特定季節天候影響,臨時無法下船,針對重視旅遊目的地的台灣旅客而言,容易引發消費者爭議,未來協會擬透過對消費者的觀念宣導,與消費者面對面互動,增進郵輪旅遊的相關知識。
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認為,台灣第一次嘗試跳島郵輪,一趟遊程遊遍離島,很受到歡迎,覺得需要改進的包括,第一,再購意願:一開始跳島郵輪很新鮮,但如果對島內旅遊沒有深化,再購會有問題;第二,郵輪噸位數大,靠小艇接駁,需思考提供比較好的服務的港口設施。
明年「探索夢號」可直接停靠澎湖,不需接駁小艇;圖片/欣傳媒
政府正強化離島港口設施
明年「探索夢號」可直接停靠澎湖
針對離島港口設施的問題,政府當局將進一步強化金馬澎設施,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表示,規劃澎湖為郵輪跳島接待示範港,辦理1號碼頭延建工程及興建郵輪旅運中心,預計明年澎湖可停靠7.5萬噸級郵輪,未來「探索夢號」可直接停靠,不需接駁小艇,馬公旅運中心也計畫明年建設完成,金門、馬祖明年則可彎靠萬噸級的探索型郵輪,提升離島接待能量。
建議推動郵輪DMO,加強與其他港口的行銷合作,圖為香港郵輪港;圖片/欣傳媒
透過推動郵輪DMO 加強產業行銷
效法新加坡 航港局、觀光局整合串聯
長年經營城市觀光行銷的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表示,以基隆來說,定位航空的國門在桃園,海洋的國門就在基隆,透過行銷策略,讓城市不只是發展郵輪觀光,而是成為國際郵輪城市,以台灣郵輪產業的行銷策略來看,建議台灣要走出去,因為疫情防守的不錯,被世界看到,中央要當領頭羊,提出策略、經費,和地方政府結合,做行銷不只是打廣告,以基隆來說,疫情期間和國外港口的交流沒有中斷,透過線上做推介,應該要推動郵輪DMO(旅遊目的地管理行銷組織)。
雲頂郵輪集團總部位於香港,並於新加坡等世界上超過20個地方設有辦事處,「世界夢號」目前以新加坡為母港,劉曉寧分享新加坡的經驗,她表示,新加坡旅遊局成為窗口,有興趣停靠的船公司都會透過新旅局獲得協助,所以建議台灣航港局、觀光局整合串聯。
亞洲跳島遊輪聯盟推動論壇線上會議-倡議的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中上)、航港局局長葉協隆(中下)與澎湖縣長賴峰偉(左下)、金門縣長楊鎮浯(右下)、馬祖-連江縣縣長劉增應(左上)、台東縣長饒慶鈴(右上)四位台灣地方首長合影;圖片/交通部航港局
推動亞洲跳島遊輪聯盟 超前部署
吸引外國探索型郵輪停靠台灣
為疫後推動郵輪觀光超前部署,航港局舉辦「2021亞洲跳島遊輪聯盟推動論壇」,倡議籌組亞洲跳島郵輪聯盟,邀請連江、金門、澎湖及臺東四位縣長參與,並分享離島特色,與會人士橫跨東亞產、官、學界代表,計日、韓、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參與,迴響熱烈。
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表示,台灣位於亞洲島鏈的中心點,往北可和日、韓結合,往南可與香港、菲律賓、越南、印尼合作,往東可跟南太平洋海島,例如斐濟、大溪地聯合,台灣四大離島各有特色,具備發展跳島郵輪的優勢與條件。未來除了需加大力度推廣我離島景點之國際知名度,加強離島觀光景點的發展之外,預計明(111)年不僅規劃參加國際郵輪展,亦安排拜會潛在與臺灣合作的法國郵輪航商,透過國際行銷推廣的方式,提升我國郵輪市場於國際間能見度,吸引國際知名品牌郵輪公司規劃探索型郵輪停靠、彎靠離島港口。
提高防疫規格,郵輪上採取人流管控、梅花座等措施;圖片/欣傳媒
疫情讓重視安全的郵輪業 再升高規格
2022年郵輪航商將逐步恢復營運
展望未來的郵輪產業復甦,台灣國際郵輪協會(ICCT)副理事長李南山認為,台灣疫情控制得宜,所以預期復甦較快,估計可能明年春天,全球復甦可能為明年夏天,疫情讓大家上了寶貴的一堂課,原來郵輪就是針對疾病有嚴格控管措施的環境,如今郵輪業不僅再升高防疫規格,包括硬體軟體,並和政府衛生當局共同執行配套措施、緊急應變辦法,相信經此淬鍊,未來會讓消費者更有信心。航港局局長葉協隆分析,今年國際郵輪業者7月即開始恢復郵輪航駛國際線,目前已近90艘郵輪復航。疫情爆發之初,即有郵輪業者評估,在全球疫苗施打率普及的情況之下,2022年郵輪航商將逐步恢復營運,現階段仍須視全球疫情發展而定,預估至少需要等到2023年郵輪產業市場尚有機會完整復甦。
「探索夢號」通過主管機關核可,12/31於基隆港啟動復航;圖片/欣傳媒
「探索夢號」12/31正式復航
台灣郵輪產業復甦指日可待
展望台灣郵輪產業的疫後復甦,航港局局長葉協隆相當有信心,他表示,全球郵輪下一個商機在亞洲市場,而台灣為郵輪亞洲市場第二大客源國,在亞洲郵輪產業絕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於2020年全球首先復航郵輪,創造9.6萬旅遊人次好成績,和加上和國際間相較,台灣在防疫上做得相當成功,對未來郵輪產業復甦有正面幫助,航港局協助雲頂郵輪集團制定高標準的「郵輪復航指引」,通過疫情指揮中心、公衛專家等的審核,今年12/31跨年夜在基隆母港再次啟動復航,相信可以為國人帶來最安心的郵輪旅程,台灣郵輪產業復甦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
﹥「探索夢號」計劃12/31復航郵輪環島 旅客須持48小時PCR證明登船
﹥「探索夢號」預計明年1月復航 打完兩劑疫苗登船、開啟最安全航程
﹥台灣人為何不上郵輪工作? 專家預言5年後生態將大翻轉
﹥雲頂郵輪集團帶動頂級旅遊風潮 劉曉寧:從心啟航,開創郵輪心價值
﹥打造頂級旅遊新藍海,劉曉寧、湯桂禎、孫嘉明在疫情中以尊爵服務找尋新商機
﹥疫後台灣郵輪旅客人次世界第一 航港局局長葉協隆:打造台灣為跳島郵輪天堂!
====================
撰 文/方雯玲 Wenling 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