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60 大谷翔平 颱風

人生無常醫療相伴 防疫志工回饋歡喜付出

慈善新聞網/ 2021.12.30 00:05

       來自雲林的楊喜靜在美髮工作之餘,長年在大林慈濟醫院當醫療志工,不僅在人生百態中克服自己憂鬱的心情,也曾因父親重病,幸遇神經外科陳金城醫師治療度過危機。在新冠肺炎(COVID 19)疫情起伏中,她毅然加入醫院防疫志工行列,確保入院民眾的體溫量測,期望回饋醫護的愛,也守護大家來院的安全。

       從事美髮業的楊喜靜喜歡打扮,平日客人絡繹不絕,假日喜歡花錢、吃美食來犒賞自己,曾一天逛百貨公司八小時。有天看到電視裡面證嚴上人開示:「菩薩不是供奉在桌上讓人膜拜的,也不是一直在家裡誦經,是要走入人群膚慰眾生。」如當頭棒喝,於是跟觀世音菩薩發願做志工利益人群。

       楊喜靜做環保後開始省思:「衣服有需要那麼多嗎?」從此改掉愛花錢的習慣,轉損福為惜福。她在2005年培訓受證承擔西螺環保副幹事,碰上西螺環保教育站連續三次搬遷,當時人力少,每天資源回收量很多,過程相當克難勞累。個性嫻靜的她於是罹患憂鬱症,每天將自己關在房裡痛哭不想見人,法親陪伴她來大林慈院就醫,除了按時服藥外,邀請她加入醫療志工行列,看見人生百態,逐漸克服心理障礙。

       2015年西螺環保站已趨完臻,父親也在環保站做的歡喜,於是喜靜從環保區塊轉到醫療,承擔起西螺和氣醫療副幹事,每個月到大林慈濟醫院做醫療志工。她說,有次見到一位小男孩騎機車發生車禍,到醫院已經往生,急診室內醫療團隊極力想拯救這個男孩回來,孩子的母親到達急診室得知兒子死訊,當場崩潰哭痛哭,雙手發抖無法填寫資料,楊喜靜急忙過去安撫那位孩子的母親。

       楊喜靜做醫療志工常目睹這樣的人間悲苦,了解人生無常,應把握當下,但她遇到家人出事時,如何應對? 2019年9月清晨三點多,八十多歲的父親起身上洗手間從樓梯跌下樓,喜靜趕緊開車送父親到急診室,院方檢查出是顱內出血要住加護病房,觀察七天後一切順利回家,經過一個月活潑的父親開始變得呆滯,不喜歡與人互動,失語失能,喜靜直覺父親出問題了,再度將他送急診,經大林慈院陳金成副院長診斷為腦部硬腦膜下出血,立即幫他開刀治療,終於平安度過危險期。

       在加護病房看到父親身上插滿了管子,楊喜靜的心很痛,想起證嚴上人的法,「面對無常要用如常的心態去轉心念,把擔心化成祝福。」於是她開始用正能量去照顧父親。由於父親承擔醫療志工時的定點在復健科,因此受傷需要復健時,受復健師用心、細心地照顧,喜靜除了感恩醫療團隊,感恩復健科的同仁,更讓她了解到付出越多,其實回報越多。

       楊喜靜說,只要用心在當下,都是在學習,愈做愈歡喜,因此這次疫情,勇於承擔防疫志工,回報醫護對她的愛,以及守護鄉親情。

(撰文、攝影:張菊芬)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