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打造可信任AI永續智慧城市 中正大學獲國家型科技部計畫

三星傳媒/ 2021.12.17 00:02
(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眾所皆知智慧城市,已是全球如火如荼發展的重要趨勢,而如何能夠善用科技且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讓城市的治理,可以達到兼顧運作效率及安全,更備受全世界各國政府高度的重視。由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系熊博安教授帶領的跨領域團隊,於日前獲得科技部「回應國家重要挑戰人工智慧專題研究」的國家型計畫,將導入科技解決空氣汙染、河川汙染及交通等重要議題,建置出一套完善的永續智慧監控中心的設計,打造能符合居民福祉以及有效能的可信任AI智慧城市。

20211215170318X6DP
中正大學資工系熊博安教授(中)法律系劉建宏教授(左1)、機械系王祥辰教授(右1)參加科技部舉辦的共識會議 。(記者黃音文翻攝)

科技部110年度回應國家重要挑戰之人工智慧主題研究專案啟動與共識會議,於15日在科技部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舉行,由科技部林敏聰政務次長主持, 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系熊博安教授帶領的跨領域團隊參加,會中針對專案啟動與共識討論,期盼打造可信任AI永續智慧城市。

202112151703599K35
國立中正大學「回應國家重要挑戰AI主題研究專案」團隊。(記者黃音文翻攝)

根據聯合國預估,2050年後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口將達到70%,各國政府紛紛積極運用物聯網(IoT)、邊端運算及大數據等資通訊科技,於城市治理的發展。然而在科技背後,隱含著更深一層的平等、法治、善治、公民信任及隱私權等議題,則將會是智慧城市能夠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由中正大學資工系熊博安教授、江振國副教授、機械系王祥辰教授、法律系施慧玲教授、劉建宏教授、政治系李翠萍教授、資管系許巍嚴教授、雲林科技大學電子系黃永廣副教授、臺東大學資工系黃駿賢教授所組成的跨領域團隊。提出永續智慧城市的指揮監控中心(ICCC)設計,將解決傳統的ICCC中重要的問題,包含系統架構無法即時更新、天候不佳時影像畫面的模糊不清、移動式的UAV影像未整合、終端AI技術為整合、行政組織法未因應智慧城市發展以及永續發展目標未列入監控範圍。

202112151704305mn0
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系熊博安教授。(記者黃音文翻攝)

熊博安教授表示,目前規劃將聚焦於結合AI邊端、影像強化技術、自動化部署、可信任AI檢驗機制及法治善治等關鍵指標。計畫團隊陣容堅強,由人工智慧、影像技術、法律與社會等領域的菁英專家組成,成員皆具有豐碩的智慧城市推動相關經驗,其中擔任總計畫主持人的熊博安教授,過去曾擔任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處長,在推動前瞻智慧城鄉計畫中,締造出不少優異的佳績,此外,團隊中江振國老師,擁有國際領先的AI核心技術,曾在國際智慧城市競賽中榮獲第三名。

20211215170451eTxa
中正大學資工系熊博安教授(中)法律系劉建宏教授(左1)、機械系王祥辰教授(右1)參加科技部舉辦的共識會議 。(記者黃音文翻攝)

因為唯有可信任,才能讓城市走向永續發展的未來,因此,中正大學團隊在永續智慧城市之指揮與監控中心設計的計畫中,主要有三大發展目標:包含可信任AI平台建置、AI人社與法治善治以及永續智慧城市應用。涵括了資料治理、AI模型自動部署、影像強化、無人機邊端AI、空汙檢測、河川汙染檢測、跨鏡頭車輛追蹤等核心技術,並將完成相關檢驗標準以及法治善治需求。未來將實際落地於國內及印度的一座城市,希望能打造為智慧城市的標竿典範。
 
此次中正大學跨領域團隊,獲補助的科技部「回應國家重要挑戰之人工智慧主題研究專案」,屬國家型的重點計畫,是科技部為持續提升我國AI研究動能,以AI前沿技術與成果,回應我國目前面臨之各項挑戰及重要議題,並提升我國AI前沿科學之國際影響力,也因此計畫評選過程嚴謹及激烈,在全國大專院校68件申請案中,最後總計核定通過13件「主題研究群」以及4件「核心攻堅技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