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婦脊椎滑脫併神經壓迫,釀下背痛、下肢麻痛…電腦導航併前側骨融合術助重拾行動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1.12.16 10:24

長期有下背痛、下肢麻痛,吃藥都無法改善,影響行走與爬山等活動,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或脊椎滑脫出問題。台中1名49歲洪女士多年來飽受下背痛合併右下肢麻痛所苦,被迫躺床足不出戶,四處治療及復健並無改善,經親友介紹至骨科檢查發現是第4、5腰椎脊椎滑脫合併脊椎神經壓迫所致,經詳細討論與解說後,透過電腦導航系統合併前側位脊椎減壓骨融合手術治療,隔天即能穿著背架下床活動,令她相當欣喜。

電腦導航併前側骨融合手術,助患者重拾行動。(圖片提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電腦導航併前側骨融合手術,助患者重拾行動。(圖片提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洪女士原本喜愛戶外活動,每到假日總與親友相約爬山運動,但一年多前因下背痛及右下肢麻痛,開始變得不愛出門、鬱鬱寡歡,接受藥物及復健等保守治療均不見效。

輾轉至骨科檢查後發現,原是第4、5腰椎脊椎滑脫合併脊椎神經壓迫造成不適,為了重回山林懷抱,決定接受手術治療,術後麻痛立即改善,隔日即可穿著背架下床自由活動,讓她對復原之路充滿信心。

下背痛原因包括:椎間盤突出、肌肉筋膜發炎、脊椎滑脫等

林琮凱醫師指出,造成下背痛原因相當多元,包括椎間盤突出、肌肉筋膜發炎、脊椎滑脫等,其中脊椎滑脫好發於第4、5節腰椎及第5腰椎與薦骨間,加上此處活動角度最大,若是生活中坐姿不良,或經常進行彎腰、仰背、搬重物等動作,就可能造成會使脊椎受力增加,進而使得椎間盤高度下降且彈性韌度變差、脊椎關節磨耗加速、關節囊變鬆馳等退化情形,最後造成脊椎滑脫。

婦人第4、5腰椎脊椎滑脫合併脊椎神經壓迫。(圖片提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婦人第4、5腰椎脊椎滑脫合併脊椎神經壓迫。(圖片提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電腦導航輔助「前側位脊椎減壓骨融合手術」,更精準安全

林琮凱醫師介紹,針對脊椎滑脫合併神經壓迫的患者,初期會建議保守治療,若保守治療後並無法有效改善疼痛,則可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以「前側位脊椎減壓骨融合手術」為例,搭配醫院最新導入的O-arm電腦導航系統,其與一般術前影像融合技術不同,會根據現場手術擺位時獲取的手術部位各解剖結構,搭配適當器械,即可於術中達到「實時且全時」手術導航,達到更精準、安全,且更少傷害之效。

相較於傳統後側脊椎融合手術,此術式出血量更少,對背部肌肉的結構破壞更小,能大幅減少對神經、血管和肌肉的損傷,又此特殊設計梯型的前側位骨融合支架能提供較好的腰椎背屈度及超過一般支架2倍大的底面積,就力學上更能增加脊椎融合的穩定性及背曲角度,減少一般脊椎術後長期腰背痠痛發生機會或平背症候群(flat back syndrome),甚至部分患者術後當天即可下床行走。

林琮凱醫師提醒,脊椎滑脫容易造成神經根壓迫,會出現腰痠背痛、或延伸至臀部及大腿後側痠麻脹痛,嚴重時更有跛行的情形,往往影響生活品質,建議若有上述症狀,應積極就醫,平時也應維持適當體重,以減輕腰椎負荷,做任何動作時,採正確姿勢,才能減緩脊椎退化並預防脊椎滑脫;另因各人病情不同,術前仍應與醫師詳細討論並評估術前身體狀況(包括骨質密度)及手術適應性。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8776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