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全球氣候科技投資金額達875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增逾2倍

中央社/ 2021.12.16 10:42

全球氣候科技投資金額達875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增逾2倍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216 10:42:12)PwC Taiwan於2021年12月16日發布《2021氣候科技現狀報告》(State of Climate Tech 2021),報告發現,創投和私募股權的資金正湧向氣候科技領域,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投資金額達875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的284億美元增加210%。現在每1美元的創投資金就有14美分用於氣候科技。然而,在本報告分析的15項科技解決方案中,前5項解決方案有潛力在2050年前減少80%以上碳排,但僅占2013年至2021年上半年氣候科技投資的25%。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如果我們希望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則全世界還有10年的時間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一半。「創新」對於因應氣候挑戰至關重要,好消息是氣候科技的投資大幅成長。不過,這項研究也發現,對於引導和激勵企業投資減排科技,我們還能做得更好。我們應該要思考,為什麼這些投資人會錯失良機?或者這是否涉及誘因的問題,需要政策制定者來關注?

氣候科技主要關注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的技術,氣候科技的投資經歷了2013年至 2018年的快速成長後,受總體經濟趨勢和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影響,2018年至2020年之間趨於平穩。然而,由於私募市場對ESG的高度關注、新興的法規和標準以及數千家公司承諾淨零排放,氣候科技的投資在2021年上半年大幅增加。

主要發現:

一、2021年上半年氣候科技的平均交易規模幾乎翻了4倍,達到9,600萬美元,而前一年為2,700萬美元。

二、2021年上半年約有1,600名積極的投資人,相較2020年上半年積極投資人則不到900名,歸因於投資圈更熟悉氣候科技作為資產類別的機會。

三、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可進一步刺激氣候科技的成長,並在2021年上半年募集250億美元,占氣候科技所有資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四、由於電動車、微型車輛和其他創新運輸模式吸引投資人目光,交通運輸產業持續獲得氣候科技資金的最大占比。此產業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募集了近580億美元,占同期氣候科技資金總額的三分之二。

五、在2019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之間,募得資金成長最快的產業是交通運輸業(580億美元)、製造業與資源管理(IM&R)(69億美元)和金融服務業(12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資金成長幅度均超過260%。

六、這前5項氣候科技解決方案有潛力在2050年前減少80%以上碳排:太陽能、風電、廢棄食物處理技術(Food Waste Technology)、綠氫產品(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和替代食品/低溫室氣體蛋白質(Alternative Foods/Low GHG Proteins)。

李宜樺指出,科技不是萬靈丹,但氣候科技的快速成長是降低碳排曲線並實現1.5 ゚C目標的關鍵機制。所有的關鍵領域都需要投資,但將資金瞄準新興科技領域,可以加速推動脫碳所需的突破性創新。而我們面臨的挑戰在於氣候科技的實行速度和規模,這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投資人的共同參與,以實現這些氣候科技的突破性潛力。

儘管氣候科技的整體投資金額成長,但自2018年以來,早期創投、種子輪和A輪企業對氣候科技的投資仍停滯不前。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氣候科技作為一種資產類別已逐漸成熟,但也凸顯了我們需要投資更多有潛力的新創企業,讓他們成為氣候科技的獨角獸和巨角獸。

美國在氣候科技投資方面處於領先地位,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吸引了近 65%的創投投資,達到566億美元;中國大陸的氣候科技投資為90億美元,歐洲為18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在交通運輸領域投資成長近500% (494%)。

李宜樺表示,過去一年來,全球對於因應氣候危機和實現淨零排放已有明確的目標,這對創投來說是個很大的機會,建議可關注擁有關鍵技術的企業,以邁向脫碳的道路前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