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當更年期碰上青春期 如何營造雙贏的親子溝通

慈善新聞網/ 2021.11.28 00:07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民國109年全國生母平均年齡為32.2歲,相較於99年平均年齡為30.62歲,這十年間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增長1.58歲,由相關數據可知生育年齡逐年攀高,也呼應著現代人普遍晚婚的狀況,因此當孩子成長至青春期時,剛好與父母的更年期互相碰撞,如未能適時理解雙方的狀態,極易造成親子衝突與隔閡,親子關係的鴻溝就此產生,顯然該階段家長不僅要學習照顧自己,更需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搭建順暢的親子溝通。

  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實家中難念的經不只一本,孩子在成長的過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常常會問父母親「為什麼」?身為家長的您是否對孩子不停地提問常感到不耐煩?有時問題太過無厘頭讓家長難以回應,或家長正忙的分身乏術,心煩意亂時恐易情緒失控;其實家長不是不愛孩子,而是需要更多的理解,所以家長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順利地度過青春期,也克服自己的更年期情緒呢?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邀請您一起來聆聽Podcast頻道「臺北少年電力無限公司」第26集,由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為您「透視青春腦」。

  洪蘭教授在節目中提及「人的行為來自大腦,要從大腦來看孩子的行為。」原來孩子行為改變與大腦息息相關,青春期並非突然的叛逆,它就像流感,沒有特效藥,故家長需要從小增強親子溝通,跟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做這件事,非強制禁止孩子不能做。然而在教養過程中難免發生親子衝突,洪蘭教授曾說:*「記仇不記恩是大腦的天性」,孩子可能會記得家長做的一百件壞事,但可能不會感恩家長每天的付出與教育,請家長需放寬心、放慢腳步,並持續建立與孩子暢通的溝通管道。

  「透視青春腦」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為何會改變行為?親職教養的解方是什麼?若您有任何親子教育、少年保護與相關法令等疑問,可諮詢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或各區少年輔導組,欲知其他相關宣導訊息請上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官網或臉書「臺北少年花露米」粉絲專頁查詢及收聽podcast(播客) 「臺北少年電力無限公司」。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