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原因很多,除了常見的大小腦血管動脈粥狀硬化或心房顫動引起血栓之外,有些找不到原因,其中部分是因開放性卵圓孔(Patent Foramen Ovale, PFO)造成,為避免反覆中風造成失能,可藉由心導管封堵術將卵圓孔關閉,手術不僅傷口小、住院天數短,也可以很快恢復,遠離再次中風的危機。
腦中風以缺血性佔多數,其中 25% 找不到原因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朱俊源醫師表示,腦中風可分出血性和缺血性,出血性是指腦部血管構造破裂出血,源自腦血管結構或是血壓控制不佳等因素。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狹窄,或血管壁有粥狀斑塊破裂後造成急性血栓而造成。腦中風當中有 70% 屬於缺血性腦中風,除了常見大小腦血管動脈粥狀硬化之外,心房顫動等心源性腦中風之外,還有非粥狀動脈硬化疾病,如凝血問題及動脈炎等因素。
缺血性中風有 25% 找不到原因,我們稱之為隱源性腦中風(cryptogenic stroke),研究顯示經過長期監測,其中有些與陣發性心房顫動有關,主要是心房不規則收縮,血流不順容易在左心房遠端的左心耳裡,產生血栓甚至隱藏在梳狀肌的複雜結構中,當心房顫動恢復為正常心律之後,血流改善反促成左心耳血栓被打出心臟造成全身栓塞。通常這類陣發性心房顫動不容易在傳統 24 小時心電圖檢查中發現,需要更長時間的監控,但科技進步,目前常見穿戴裝置 (如 Apple Watch) 也可以意外抓到過去不易偵測的心房顫動。其他隱源性腦中風原因還包括開放性卵圓孔,或血栓形成體質、心房結構異常等等,都可能造成。
年輕無危險因子中風患者,可能卵圓孔未閉口造成
研究顯示,不明原因腦中風當中,約有 50% 的腦中風患者有開放性卵圓孔。卵圓孔在胎兒時期是必要的構造,羊水中的胎兒肺部無法擴張,要透過媽媽臍帶的臍靜脈來獲得氧氣與營養,藉由臍動脈排除廢物。當血液流到胎兒臍帶,會從右心房直接到左心房,這中間有一通道,就是卵圓孔。寶寶出生後,肺部擴張充滿 空氣,會改變血行動力學,右心房的血進到右心室,再到肺動脈,經肺循環到肺靜脈,再到左心房、左心室,然後從主動脈打出去,這時候就不需要卵圓孔的功能。出生約半年卵圓孔會關閉,超過一歲未閉合,才稱為開放性卵圓孔。
萬一卵圓孔未關好,身體有血塊(例如來自下肢靜脈血栓回到心臟),有可能成為異常栓塞從右心房跑到左心房,成為心源性中風的來源,而且不只會腦中風,也可能發生冠狀動脈或腸動脈等中風(血栓栓塞)。
醫學統計上,約有 25% 的成年人卵圓孔未關閉好,但這不代表會發生中風。朱俊源醫師說明,因血塊要從卵圓孔通過,還要一些條件,例如右心房壓力在一瞬間 必須大於左心房,所以即使卵圓孔未閉合,也不要太緊張。通常臨床發現隱源性腦中風,也找不出常見中風原因,而且屬於跨腦血管的心源性中風,才會懷疑開放性卵圓孔造成。
經導管閉合手術,降低再中風風險
2017 年三個重要臨床隨機試驗發現,曾經發生腦中風的開放性卵圓孔患者,藉由心導管卵圓孔封堵術可以降低再次中風風險,優於傳統藥物治療。朱俊源醫師也進一步分享,有一名不到 50 歲 的專業工作者,有多次不同程度中風住院紀錄,因中風次數多,已影響日常生活,以及工作能力,每次住院接受神經內科治療,發現每次中風部位不局限在同一處腦血管,而是不同區域的缺血性中風,排除常見危險因子後,判定為隱源性腦中風, 經過神經內科與心臟內科醫師討論,認為大小腦血管無異常,也沒有心律不整,再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微氣泡測試,發現微氣泡能大量從右心房打出去到左心房,評估後確診為開放性卵圓孔,在與病人詳細說明後,進行心導管封堵術,再搭配吃藥,目前未再發生中風。
早期開放性卵圓孔在治療上需倚賴傳統手術外科介入,包括開刀、體外循環讓心臟停止、再打開心臟修補卵圓孔。現今可藉由心導管封堵術,利用封堵器的特殊材質促進組織癒合,和傳統手術相較,不僅復原快,安全性高,傷口小,住院天數也縮短;且搭配術後藥物積極治療控制,可減少 90% 以上再度中風的風險。此外心導管開放性卵圓孔封術也已獲得健保給付,經濟上更減少了民眾的負擔。 朱俊源醫師最後也呼籲民眾,發現原因不明的腦中風現象,若確定為卵圓孔未閉合所導致而成,可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文 / 張曉童、圖 / 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