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scool 小林村 高雄停水

麻醉術後話說不清、想嘔吐?醫建議「按摩此穴位」緩解

優活健康資訊網/記者 馮逸華 2021.11.14 08:04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因為醫療需求,有時必須動手術,而不論手術的複雜程度是什麼,透過藥物或技術來進行麻醉,已是醫學界的常態;只是疼痛既會造成身體負擔,同時也會使人產生負面情緒,如何有效減輕手術後的疼痛,是醫病雙方應該共同面對的問題。

麻醉恢復的後遺症
麻醉恢復的後遺症會依「全身麻醉」與「半身麻醉」而有所不同。而全身麻醉的後遺症又可再細分「身體」與「精神」2大方面。

1. 全身麻醉的「身體」後遺症
有時病患在術後會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容易發生者為女性、使用鴉片類止痛藥、有嘔吐病史,還有施行腹部手術時最容易發生。

一般只要使用止吐藥物,就可達到預防或緩解的效果)、頭暈、嗜睡、無力(原因可能來自於神經肌肉阻斷劑的使用)、聲音沙啞(可能是因為氣管內插管的關係)、排尿困難、身體部位局部壓瘡(特別是長時間手術所造成)。

但是,上述手術麻醉後的不適狀態,大多都是短暫性的,隨著麻醉藥效逐漸褪去,病人的不適感就會漸漸消失。至於「術後頭暈」,又可分為以下2種:

(1)一般急性頭暈
少數病人會出現頭重腳輕、昏昏的感覺,並且走路不穩,一副就像剛睡醒的模樣。一般這種急性頭暈,只要休息一下就可恢復。當然,如果合併有貧血、降血壓藥物引起的血壓下降,或是因自律神經失調等原因,就要找出原因後再給予治療。

(2)眩暈及暈眩,術後噁心及嘔吐(PONV)
至於有些病人會覺得天旋地轉,還有「眼震動(眼球不自主運動)」的現象發生。病人之所以發生此一現象,可能是由於老化、罹患糖尿病、本身就有血管硬化的病史、前庭系統失調(大腦「前庭」就好像人體的指南針,它負責調節人體的方向感),或因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合併有頭暈、冒汗、天旋地轉及嘔吐的暈眩。

這種頭暈是陣發性且沒有預警,每次持續20~30分鐘或1~2小時。梅尼爾氏症被認為與內耳淋巴水腫有關,有時會發生偏頭痛的現象。

急性頭暈或眩暈發作時,處置的方法與PONV治療一樣,可使用抗暈藥及鎮靜劑、抗組織胺劑等治療。此外,按摩太陽穴及內關穴,也有助於症狀舒解。

如有梅尼爾氏症,可先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畢竟噁心及嘔吐是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另類痛苦,會增加病人術後不適的感覺,嚴重時,還會造成病患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產生吸入性肺炎、無法進食,進而影響手術後的體力恢復。

2. 全身麻醉的「精神」後遺症
此外,除了身體方面,還有精神方面的全身麻醉後遺症需要注意,病患通常可能會出現以下3種現象。

(1)手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現象(POCD)
這種現象比較容易發生在接受重大手術,或術前似有失智現象的高齡病患身上。1955年,Bedford的第一份報告便指出:「會在手術麻醉後發生POCD的對象,除了自身因素,多半是由於麻醉或手術『壓力』所導致」。

所以Bedford建議,不妨透過術後止痛來減少病患的壓力(由此可見術後止痛的重要性)。此外,安靜的手術後環境以及家屬的陪伴,都能幫助患者儘早下床活動,必要時若有精神或心理醫師介入協助,都將有助於避免POCD的發生。

(2)短暫的手術後譫妄症(Delirium)
短暫手術後出現譫妄症,多半是因為病人在甦醒時,大腦意識狀態會急速改變,進而產生語無倫次、胡言亂語的現象。這種情形最容易發生在失智或躁鬱症患者身上,主要的誘因在於對住院或加護中心、周遭環境及醫護人員感到陌生、心生恐懼。

譫妄不是精神疾病,而是對疼痛或手術時,心理或生理的壓力所造成。嚴重時,甚至還會發生攻擊護理人員的事件。

手術後的譫妄特別容易在手術的高齡病患身上發生,所以,細心及有經驗的麻醉醫師,通常會特別仔細評估病患在麻醉後,發生譫妄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及早剔除可能發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不妨適時給予鎮靜劑來解決問題。

(3)加護病房症候群
這是因為病患術後住在加護病房內,不但日夜感覺失調,也會受到環境密閉的影響而產生恐慌,造成病人精神錯亂。

以上3種症候群,都會導致高齡患者產生沮喪(Depression),甚至降低求生慾,進而導致病患的死亡率增加。所以,手術前病患的精神狀況評估,還有術前、術後心理狀態的支持,提供現實導向的認知活動(包括家人照片的呈現、親人的陪伴及慰問等),都可以減少以上3種症候群的發生率。

當然,病人術後營養、電解質、水份的補充,以及血糖的維持,也是有效的預防方法。尤其對於高危險群的病人,更要適度地給予特別照護與防範,病人家屬的陪伴也絕不可少。

(本文摘自/麻醉真相:手術前的病人筆記,你一定要知道的麻醉計畫、用藥風險、術後照護……/時報出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