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紀思道,決定離開熱愛的工作,去參選州長,他說 :「我花了一輩子時間,透過報導,為全球最黑暗的角落帶來光明,但當我從國外的危機中回到家鄉,才發現自己的故鄉也有危機存在,這令我心碎。」(圖/取自網路)
作者/高惠宇
最近在紐約時報讀到著名記者兼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的一篇「告別讀者,帶著希望」的深情文章,深受感動。
一位有37年經驗和高知名度的美國最著名大報新聞工作者,決定離開熱愛的工作,去參選自己家鄉的州長,一定有讓人信服的理由。讀完「告別讀者,帶著希望」,我還真的動容。
動容,一方面是因為自己也與紀思道有過相同從記者走向選舉的經歷,另一方面則是我認識他。1990年代,紀思道擔任過紐約時報駐香港記者,後來升任駐北京分社主任,他出差來台灣,約過我兩次交談,一次我還在聯合報任職,另一次我剛當選立法委員。我們原不認識,應該是當時的新聞局在協助外國記者與本地各界人士約訪時,在名單中推薦了我。
第一次見面前,紀思道與他華裔妻子伍潔芳剛因報導北京天安門民主事件,獲得普立茲新聞獎,我記得我們是約在現在喜來登飯店一樓小酒吧,記者與記者談話,氣氛專業而誠實。
早年,台灣除了政治異議人士為了爭取宣傳,願意與外國記者交談外,一般人對直接用英語與外國人談敏感政治議題,不是很有意願。以我的政治立場,在外國記者面前不刻意替國民黨執政辯護,紀思道微笑,我記得他曾說:「you are very presentable!」
今年62歲的紀思道,父親在1950年代從東歐逃難至美國,他出生在俄勒岡州亞姆希爾縣(Yamhill),後來在哈佛大學畢業。
紀思道在那篇為何離開工作了37年報紙的文章中,沉痛敘述了一直讀到高中才離開的亞姆希爾縣,如何每況愈下:薪資下跌、房價高漲、醫療資源缺乏、幼年一起長大的同伴酗酒吸毒或因苦悶自殺,他覺得俄勒岡州「即便不幸,也不應該等同是被判死刑的地方」,他開始起心動念。
細數紀思道的新聞經歷,他離開駐外特派生涯後,回到紐約時報總部擔任主編,後來成為專欄作家,他因此有機會去了全世界最危險、最貧窮、最殺戮和最需要人道援助的國度採訪,由於採訪蘇丹達福爾(Darfur)種族滅絕衝突,讓他第二度獲得普立茲獎。
紀思道在哈佛大學的同學、現任CNN的法律專家和「紐約客」作家的Jeffrey Toobin這樣形容紀思道:「我不意外他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新聞良心,但後來他會成為新聞界冒險的Indiana Jones(印第安納.瓊斯),讓我吃驚。」
優秀記者改行做政治人物,很多新聞人內心都會有掙扎,外人也很難理解或諒解。紀思道說:我能理解有人認為我去參選,是個糟糕的決定。我報社的早期前輩威廉•薩菲爾(William Safire)被問及是否願意放棄他在時報的長期專欄,去出任國務卿時,他的回答是:「人為什麼要往低處走呢?」
William Safire曾因在紐約時報討論語言使用的專欄On Language ,受尼克森總統賞識,受邀為尼克森撰寫演講稿,後來被徵詢是否願意入閣,他拒絕了。
紀思道有他堅持的理由:「我花了一輩子時間,透過報導,為全球最黑暗的角落帶來光明,但當我從國外的危機中回到家鄉,才發現自己的故鄉也有危機存在,這令我心碎。這正是我要競選州長的原因……。是時候該對體制做些什麼了,這個體制不當對待了許多普通的俄勒岡州人……。」
共和黨和民主黨在俄勒岡州並沒有絕對優勢。但從1988年大選開始,每屆總統大選,俄勒岡州都是由民主黨人勝出。不過紀思道最後要代表民主黨,還需在黨內擊敗其他兩位有政治經驗的候選人。
他說,對手已在蒐集他的負面資料了!祝福他!
作者簡介
高惠宇
~退休媒體人
~曾擔任報紙、電視、電台、網媒主管
~曾任民意代表
~現職“高旺旺的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