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國美館「世界不隨人類生滅」隆重開幕 反思疫情當下的生命循環

大成報/ 2021.10.24 13:15
新聞圖片【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國立臺灣美術館近年來致力於推動國內科技與藝術的結合發展,23日由館長梁永斐主持開幕式的「世界不隨人類生滅」,即為今年重點科技藝術展覽。而該展不僅邀請來自日本的策展人山峰潤進行展覽規劃,也邀請了來自國內外包含日本的新井卓、宮永愛子、伊拉克的阿德爾.艾比登(Adel ABIDIN)與賈娜.阿爾安妮(Jananne AL-ANI)、芬蘭的米卡.塔尼拉(Mika TAANILA),以及國內藝術家徐叡平等,共計14組藝術家及其作品展出,精彩可期。

這次展作中,不乏諸多經典作品及首次發布的新作,含括錄像、生物、裝置……等類別,藝術家運用不同媒材及形式的相互交融,透過不同角度的詮釋與發想,共同回應該展「世界不伴人類而生;亦必不伴人類而亡。」的核心概念,其思想精神相信將會帶給民眾不同於以往的觀點。

梁永斐表示,策展人的想法來自於文化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於其經典著作《憂鬱的熱帶》的一段名言,「這個世界開始的時候,人類並不存在;這個世界結束的時候,人類也不會存在。」

而在此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際,人類生活飽受病毒侵擾、以致諸多活動一一取消;但在許多限制之下,人類活動量的銳減卻也減少了對自然的侵害,更讓世界回歸原先的寧靜,大自然因而擁有喘息空間。

然而,在自然逐漸恢復生機的同時,人們才真正意識到大自然的屹立不搖,與人類的渺小;也不禁令人懷疑,是否人類之於自然,即是一種傷害?

山峰潤也因疫情影響無法來臺參加開幕式,在影片致詞時說,真希望能親自表達深切的感激之情;另外他提到策展經過,與國美館多次討論,最後選擇以反映當前世界的後疫情時代為展題。

他透露,決定發展出一個反映出20世紀的展覽,這個透出光亮與黑暗的世紀,叩問人類之間的關係,以及周遭的環境與生物,COVID-19引發許多悲劇、製造許多隔離;而透過與藝術家和相關人士的對話,他了解到儘管人們分隔各地,由於世上發生著相同的經歷,讓大家都產生了類似的疑問。或許這樣的交會象徵著新紀元的典範轉移,透過這個展覽,他唯一希望人們能夠從中發現到的就是希望。

尤其在人類欲望的驅使下,科技的蓬勃發展間接/直接侵害了大自然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利,原先生態系的平衡也因此備受擾亂。國美館希望能透過這次「世界不隨人類生滅」展覽予以民眾警示,帶領眾人重新審視生命與自然的關係。目的是為了跳脫以往與自然結構對立的思維,激起眾人對新典範轉移的思考與想像,以建立與世界共存的生命新循環。

「世界不隨人類生滅」於國美館101展覽室自2021年10月23日展至2022年1月9日,展出作品可分為「生命與自然」、「基礎設施」、「系統」、「生命的圓環」4大面向,作品風格與形式各異其趣,誠摯邀請民眾蒞臨觀展。23日包括毓繡美術館總監黃翔、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楊子樵、參展藝術家莊志維、羅智信及科技藝術家王福瑞等人,皆出席開幕式共襄盛舉。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體育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