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感念救命之恩這一刻 看見髓緣有愛的感動時刻

慈善新聞網/ 2021.10.21 00:26

現年13歲的受贈者唐秉辰(右二)將花束獻給這位讓他脫離病房童年得以在陽光下奔跑的救命叔叔洪嘉駿(左三) 。

       每年備受捐受贈者期待的相見歡,今年亦縮減到三對,為減少群聚,在關渡大愛臺棚內進行,現場僅有主持人陳竹琪,捐、受贈者及家屬,骨髓中心同仁、志工與大愛電視台的攝影師。

       第一對相見歡來自臺中的受贈者唐秉辰(13歲) 與住在新北市的捐贈者洪嘉駿(37歲)。秉辰三歲不到即發病,前前後後無數次來回住院化療,童年幾乎都在病房中度過,直到七歲淋巴型白血病轉為骨髓性白血病才不得不做移植,七歲移植至今,如今已是國中生。

       高大挺拔的洪嘉駿當年獲得配對通知時,其實正在做不孕治療,夫妻兩二話不說立刻停止生子計畫,因為兩人認為沒有什麼事比救人更重要!更幸運的是捐贈完,妻子自然懷孕生下兩子,相見歡也一同前來,看看這位素未謀面的小哥哥。

昔日科技經理 罹癌蒙被哭泣

       第二對相見歡,受贈者陳智煌(51歲)過去是科技產品的經理,為了業務從南喝到北,2015年因為發燒不退住院,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血球過低不僅不准出院,即使面對家人也都無法擁抱,一向剛強的他無助的躲在棉被裡哭泣。

       他的妻子,在先生接受治療後,扛起照顧一家的大任。白天要上班賺錢,下了班要趕到醫院照顧先生,蠟燭多頭燒的她,壓力及體力負荷到達頂點。她經常在往醫院的途中,邊騎車邊哭,直到快走進病房,趕緊擦乾眼淚,不讓先生擔心。

       「我在死亡邊緣,有一個人把你拉了回來。」當獲知有人願意捐贈者,智煌夫妻兩都哭了出來。

陳智煌的三位兒女,向捐贈者林淑芬致感恩,感謝她救了爸爸,也找回他們一家人的幸福。

        捐贈給智煌的是來自臺南現年五十五歲的退休老師的林淑芬,在2015年接到配對成功的電話,那個當下距離驗血建檔已過十六年。她心想:「我真的可以救人嗎?」念頭閃過腦海,她「秒答應」捐贈。這樣的毫不猶豫,來自林淑芬曾經歷一場重大車禍。 

       2006年,林淑芬因為車禍而重傷,左腿斷成八節,有七處閉鎖性骨折及一處開放性骨折,還有顱內出血。病情危急之際,輸了2000毫升的血。歷經手術,整整臥床四個月,才得以下床復健。身上流著捐血者的愛,當下她在心中發願,要把救命之愛傳下去。 

       相見歡這天,智煌夫妻激動的向淑芬致上感恩,謝謝淑芬的救命之恩,她欣慰智煌一家現在的平安與幸福,也笑笑地說救人不能等,這段期間,她沒做什麼,只是提供「材料」而已,而這材料,指的即是捐給智煌的造血幹細胞。

荳蔻年華晴天霹靂母女積極樂觀面對

       王嵩涵十七歲高三那年,才考完試突然雙腳發麻,到了晚上背部劇痛,隔天已無法行走大小便失禁,病程進行的非常快,住院診斷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伴隨脊髓腫瘤,腫瘤大小竟有十五公分大。花樣的青春年華,二天之內,像掉進無底的深淵般,深不見底。

       「醫師說不做化療就等死」手術處理了脊髓腫瘤,接著化療、放療接踵而至,漫漫治療長路,關關看似難過,不服輸的嵩涵設下參加畢業旅行及畢業典禮的小目標,讓自己有撐下去的動力。「醫生說如果你完成一件事,反而沒有遺憾,會好好接受治療」 

       媽媽梁毓庭是她生病以來,最大的支柱。「她生病的第一年,住院長達三百天,我也同樣在醫院住了這麼久。」梁毓庭笑說,女兒在一天之內無法走路,自己沒有時間難過,就是往前走。從女兒的病,她很感恩,也看見自己是有福的人。遇到很好的醫療團隊,梁毓庭只要在醫院專心照顧王嵩涵,有任何需要,親友都是她們母女的最佳後援。

有緣相遇在第六對 臺越一家親

受贈者王嵩涵(右一)除了獻上花束也送上親手寫的感恩卡,感恩捐贈者阮清虹(中)把最好的細胞捐贈給她,讓她有機會重生。

       在捐贈時,希望能將自己的樂觀也移植給對方,如今相見歡聽見王嵩涵想要助人的積極,讓阮清虹如願見到第二位「阿虹」。十七年前,阮清虹從越南嫁到臺灣,因為二嫂陳春美是慈濟委員,鼓勵阿虹參加驗血建檔。初接到配對成功電話,阿虹的先生對造血幹細胞捐贈有誤解,擔心阿虹健康受影響。經由二嫂陳春美,二哥白洲欽及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志工的解說,才放心同意。

       疫情之下,能在攝影棚見到王嵩涵一切安好還如此積極樂觀,阿虹很開心。王嵩涵也親筆將內心的感恩寫在卡片中,送給阿虹。她打趣地對王嵩涵說:「原來我來臺灣還有另一原因是因為妳。」她鼓勵王嵩涵,因為無法預知未來,所以活一天,就要開心一天。即使王嵩涵一路崎嶇,這段髓緣讓梁毓庭很感恩,因為活下來的每一天都是賺到的,也因為得到許許多多人的幫助與祝福,看見自己的幸福。

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志工位於東區連絡處,一起觀看疫情中的髓緣路特別節目。

(文字:陳清香、劉蓁蓁/攝影:張晏瑜、李政明/編修:顏福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