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資處表示,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設置於大正12年(1923年),其歷史背景為日治時期所推行「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政策-包含農業組織、農產加工與運銷制度,建設灌溉排水設施等,研究及試驗機構更是其中重要一環;考種室則興建於戰後民國45(1956)年,原稱「攷種掛藏室」,是將種子懸掛儲藏供研究實驗專屬空間,興建經費來自於農復會的補助,見證臺灣接受美援下推展農業自主研發能力的努力;證明其身分歷史的落成碑文仍保留於建築上,彌足珍貴。
考種室興建當時,加強磚造建築技術在臺灣已然成熟,反映在大跨距的空間當中,爾後雖經修繕導致日式屋架為力霸金屬桁架所取代,仍反映出當時期慣用工法;市定古蹟原農事試驗場考種室定著土地廣達3千餘平方公尺,苦楝老樹屹立其中,深具再利用潛力;結合原農改場土地種植教學,提供周邊學區中小學校外教學使用,形成「農業、植物、生態」之複合園區,也使整體古蹟場域轉化更具意義,令人期待。
文資處指出,本修復工程旨在恢復古蹟風貌與提升結構安全,增設再利用所需無障礙服務設施等,未來提供文創業者經營運用,如能結合辦公廳舍,將三連棟以藝文商業複合用途為主要機能,創造符合時下流行商機,使「府東創意森林」腹地擴大,必能達到古蹟保存再利用之目標,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休閒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