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陳婉真說故事》保護文資虛晃一招?鹿港一例備受質疑

優傳媒/ 2021.09.28 05:46

鹿港三大姓氏許家的起家厝「太岳之胤」列入文資,審議過程一波三折,10月1日即將決定最終命運。(圖/取自臉書社團文化前進實驗室)

 

作者/陳婉真

 

彰化縣建縣即將滿3百年,保留了很多文化資產,卻因為彰化屬六都以外的二級縣,財源有限,在文化資產的保存方面一向居於末段班。

 

尤其鹿港早年是台灣重要的商港,文資議題更是層出不窮。最近又因為「鹿港牛墟頭太岳之胤許宅」登錄文資的議題引發議論。

 

「太岳之胤」語出左傳:「夫許,太岳之胤也。——《左傳•隱公十一年》」,「胤」是子孫、後裔的意思,意即該棟宅第為許姓子孫居住之地,它是早年鹿港著名郊商「謙和行」許家的「起家厝」。

 

一般人以為鹿港人多數姓施,其實除了施姓之外,黃、許姓人士也很多,號稱鹿港三大姓氏。鹿港人有一句話說:「施黃許,赤查某」,意指這三姓的女性都很強悍,那是為了在競爭激烈的港口商場求生存以及保衛家族利益,女性也承擔了很重要的角色。

 

從鹿港菜市場外不遠處的著名糕餅店「玉珍齋」往東望去,就是民族路,當地人稱為「橫街」。一路往東,以往清一色全是許姓人家的店家,「太岳之胤」就在那附近。農業社會時代很重要的牛隻買賣場地(牛墟)也在附近,因而稱為牛墟頭。

 

「太岳之胤」是由許家後代於多年前主動提報申請列入文資審查,並於2018年9月18日列為縣定古蹟。

 

文化局表示,登錄古蹟理由在於,「太岳之胤」位於鹿港古街區整體市場運輸功能的重要場域,建築為鹿港傳統「二間額三間起」的特殊合院形式,為閩南住商混合使用風格,保有燕尾磚、水車堵等和大型桁架,未來修復並再利用的價值高。謙和號曾是鹿港6大貿易商號之一,範圍擴及台北、福州、泉州及廈門等地。

 

保存於鹿港鎮安平賜福宮的節重睢陽匾 ,下款刻有「謙和公司敬立 莊煥文書」,也就是謙和行所贈匾額,已列為彰化縣古物,足見謙和許家往昔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圖/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但因部分有所有權人到文化部提訴願,彰化縣文化局於2019年3月11日以有行政瑕疵為由撤銷公告。

 

2019年6 月14日,文化局再次登錄古蹟。

2020年10月15日,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彰化縣政府指定古蹟行政處分無效,敗訴定讞。

2021年4月9日,許家後代「太岳之胤」管理人許有正重提指定古蹟申請書。

2021年9月17日完成現勘,彰化縣文化局並訂10月1日上午,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

 

本案如果幸獲通過,應該是全台首例被三度指定古蹟的特案。

 

我們從本案的指定審理及訴訟等過程中發現,明明具有執行公權力的彰化縣政府竟然淪為被告,還告輸!而撤銷文資指定的過程,也令人對於公部門的應對草率,瞠目結舌。

 

彰化縣文化局在面對指責時坦承,在第一次指定古蹟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訴願委員會認定,指定縣定古蹟的過程有行政瑕疵。縣文化局顧及日後若打官司會敗訴,因而承認錯誤,撤銷原公告縣定古蹟,但同時啟動暫定古蹟存保機制,所有權人依法不能拆除、不能改建。

 

許有正說他從2歲時就住在祖厝,他們的家族合照,他母親結婚照,長大後當兵入伍前的照片,每一張都充滿祖厝的回憶。(圖/許有正提供,陳婉真翻拍)

 

近年來在私有古蹟保存上面臨最大的難題,多數是所有權人持反對態度所致,「太岳之胤」是極少數由家族成員主動提報的個案,主要是家族成員多數認為許家的「起家厝」深具保存意義,少數已經移居外縣市的許家後代,在家族討論時亦未明確表示反對並說樂觀其成,想不到事後卻反悔,而以訴願及提告等程序阻撓,文化局承辦人也深感無奈。但看在贊成派的眼裡卻認為,文化局過度消極,不但出庭時未備好相關答辯文件,法院亦未知會贊成派家族成員,導致法院審理過程讓人有「一面倒」的質疑。

 

此處所謂的行政瑕疵是指部分所有權人因居住在外縣市,文化局在寄交文書時卻寄往舊地址;另外,訴訟過程中由於贊成派家族成員未被通知蒞庭,他們質疑法官僅憑單方面的說詞判決,實難令人心服,而這些也成為今年許家管理人再度提報古蹟的補充理由。

 

據「太岳之胤」管理人許有正在今年5月29日提報給文化部及縣文化局的陳情書中指出,反對方自稱前管理人,卻沒有設籍紀錄,連祖先墓地在哪裡也不知道,在法院的說明充滿矛盾,卻不見被告方強力駁斥、戳破其謊言的紀錄。

 

陳情書指出,為何縣府敗訴後未通知提報人,也無任何宣布與後續處理方案,不僅置政府威信於不顧,也影響審查委員的專業與誠信,提報人還要被污名化,令他們無法接受。

 

陳情書對於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明知反對方不是真正的管理人,在勘查時竟沒有告知法官,且未通知管理人許有正到場開門陪同勘查解惑,這是瑕疵的勘查。

 

管理人除提出包括中央研究院一本《鹿港郊商許志湖家與大陸的貿易文書》等相關佐證外,並請文化部督促彰化政府重啟文化資產保存審議程序,做好基礎調查、詳查包括審查會議記錄的各種記錄、期間召開說明會、公開事實說明以正視聽,並校正回歸「鹿港牛墟頭太岳之胤許宅」為縣定古蹟之指定。

 

許有正說,古厝的歷史及現狀都是真,二次登錄縣定古蹟是事實也是真,因為縣府未依規定做基礎調查記錄,讓反對方利用訴訟程序僞稱古蹟有假,縣府消極應對或有提説明法院未採納而敗訴,輸得冤枉!

 

他說,事實敗給説謊,抹黑歷史事實,無從救濟,只好重新申請,讓專家學者再審議一次,讓真假大白還原事實。但縣府到底有無作基礎調查記錄,他已多次表達了,縣府似乎依然沒做,就又要審議了,心中怎會不感慨呢?怎麼辦呢?

 

前文化局文資委員蕭文杰指出,全案文資審議過程嚴謹,他自己就曾兩次現勘和一次審議,還有其他委員多次分批現勘,每次現勘都要通知所有權人,次數那麼多,照理不該出現有所有權人未被通知到現勘的行政瑕疵,委員都善盡義務,現勘跟審議可都是掛號信通知,怎會出現有所有權人以未收到文資會議通知為由,文化局說撤銷文資身分就撤銷的離譜情事發生,令人匪夷所思。

 

蕭文杰說,如果因為部分所有權人提訴願就撤案,以後所有權人比照辦理,「大家都要來翻案」,文資保存會面臨嚴峻挑戰。

 

文史界人士表示,「太岳之胤」由於部分後代將其所有持分抵遺產稅,導致目前120坪土地中,持分最多比例近半為「國有地」,由「國有財產署」管理。但過去兩次文化資產審議會過程,國有財產署卻人間蒸發,沒有出席任何審議會議;更沒有表達支持指定登錄文化資產,共同守護台灣文化。

 

他們要求「國有財產署」善盡國家維護文化資產、保障文化權的責任,指派代表出席審議會,堅定代表國家支持「太岳之胤」指定古蹟。

 

臉書社團文化前進實驗室說,人民依法申請文化資產-古蹟審議,要求政府保障人民文化權,卻因為彰化縣政府的行政瑕疵,導致原本「太岳之胤」古蹟身份遭到撤銷。台灣文化正義無法伸張、人民文化權利未獲保障。

 

如今「鹿港牛墟頭太岳之胤許宅」重啟文化資產審議,彰化縣政府應該記取教訓,遵循法律程序規範,做好充足的審議準備工作。

 

實驗室要求彰化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做到:

1、發包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調查研究,並於審議會前將報告書公開上網。

2、依法於審議會議前召開個案說明會(公聽會),讓各所有權人、利害關係人、公民朋友能充分表達意見。

 

顯然這許多的呼籲,被告敗訴的彰化縣文化局依舊充耳不聞,並訂10月1日進行審議決定「太岳之胤」的文資命運。萬一文資審議結果又被推翻,不但開創文資審議反反覆覆的惡例,更不知道同樣來自鹿港的縣長王惠美要如何向國人、向鹿港鄉親交代?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