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我家81歲的阿嬤最近一直覺得我媽媽(阿嬤的媳婦)偷她的東西。甚至,不吃我媽媽為她準備的東西,也不讓她照顧,而且情緒變得激動不安,時而消沉,時而易怒,晚上都不睡一直吵我們,造成家裡照顧者不小負擔。」鹿港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莊睿样分享門診中遇到的個案。
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
目前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越多,老年失智症的盛行率就會越大。莊睿样醫師指出,失智症的病患常常會出現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認等)、情緒症狀(如焦慮、憂鬱),以及行為障礙(如攻擊行為、睡眠障礙、漫遊、病態收集、飲食改變等),這些狀況都稱為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
25%照顧者壓力 來自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
BPSD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台灣約有70%的失智症病患合併有精神行為症狀,是家屬照顧者的主要壓力來源,約有25%的照顧者壓力來自BPSD。莊睿样醫師表示,BPSD也常是家屬無法照顧,而將病患送往療養機構或長期照護機構的原因,因此增加了照顧費用支出,也可能是造成老人虐待的原因。相較於失智症的認知功能障礙,BPSD能得到有效且安全的治療結果。
透過診斷、評估 擬定治療照顧計畫
莊睿样醫師說明,首先,先確定診斷:臨床上面對一個失智症老人,我們要先評估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釐清病患是否真的進入失智症的病程。其次,找出病患已經出現那些精神行為症狀/徵候。再者,評估有無誘發因子,即這些BPSD是否在特定的人、事、時、地、物容易發生。有時,老人的某些異常行為是為了表達心裏或生理的不舒適,但因表達能力退化,所以用一些不適當方式表達,而非真正的失智症導致之精神行為症狀/徵候,我們需鑑別並避免不必要的治療。最後評估嚴重性及擬定治療照顧計畫。
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PSD)是可以被治療的,有藥物治療控制及非藥物治療照護,除非BPSD症狀已經非常嚴重需要立即的藥物治療,應以非藥物治療照護為第一優先。
◎非藥物治療:
●提供病患熟悉的環境。
●提供固定且有結構化的生活作息。
●訓練認知功能,強化病患剩餘的功能。
●矯正病患的聽力與視力。
●加強照顧者的照顧技巧。
●關心照顧者的身心狀況。
●尋找任何會加重精神行為症狀的環境或物理因子,並加以去除。
◎藥物治療
主要針對失智症病患所出現的精神行為問題做控制及緩解,目前治療的藥物已經相當的進步且多樣性,可由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評估後開立適合病患的藥物來治療。
而藥物治療原則是當BPSD具有危險及對生命有威脅性時,就須以精神科藥物積極治療,且須選擇副作用最少、具有最低有效劑量的藥物。注意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若BPSD已被控制,可減低劑量,甚至慢慢停藥。鹿基設有記憶暨失智門診,可以提供失智病患合併BPSD的診斷、評估及治療。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