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疫情下的乾癬患者 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用藥一次搞懂

優活健康資訊網/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2021.08.23 11:0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期間,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更該關注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用藥問題。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鐘文宏表示,若有感染疑慮會調整用藥,至於打疫苗後,多數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不用停藥。另外,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南霖指出,針對嚴重膿疱型乾癬病人,健保署在今年五月特別開放新條款,若有符合全身急性的膿疱型乾癬的條件,就有機會申請使用生物製劑。

打新冠疫苗後 多數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不需停藥 
鐘文宏部長表示,使用免疫抑制劑需要注意「感染風險」,部分藥物因影響免疫系統,若有感染新冠肺炎疑慮或已經確診則建議停用,包括環孢黴素、MTX等傳統口服藥物。至於生物製劑,根據國外共識不需停藥,而高劑量的類固醇在疫情期較危險,建議調低劑量。

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施打新冠疫苗,鐘文宏部長指出,大部分的生物製劑都可以繼續使用,除非是天皰瘡的生物製劑必須停藥四周;至於傳統的免疫調節劑,依據目前美國相關治療指引MTX黃色藥丸建議停一周,新型的乾癬藥物JAK抑制劑建議停一周;如果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建議將劑量調低,以免影響疫苗的效果。

打疫苗後是否停藥仍視疾病嚴重度、感染風險來調整,若為罹患嚴重型乾癬、紅斑性狼瘡的病人,因爲停藥會影響疾病惡性度,而不建議停藥。

自體發炎性乾癬─膿疱型乾癬 急性發作有生命危險
在各種乾癬類型中,膿疱型乾癬是屬於較嚴重的疾病。吳南霖主任指出,膿疱型乾癬是一種自體發炎暨免疫失衡的疾病,特徵是皮膚出現小顆膿疱,分為局部性、肢端性和全身性,局部性常見手掌、腳掌處,也可能出現在指端處。至於全身性因為膿疱範圍大又痛,有時還會發燒、發冷、疲勞、關節不適,當出現急性的全身系統性症狀時,也很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

包括基因、藥物、感染都有可能誘發膿疱型乾癬,吳南霖主任表示,無論是全身性、局部性膿疱性乾癬的傳統治療效果常常有限,且不容易穩定控制,會嚴重影響病人生活。

針對膿疱型乾癬的傳統治療方式,常會使用如A酸、滅殺除癌錠、或環孢靈素等口服免疫調節劑做為第一線治療藥物。當傳統藥物效果不佳時,吳南霖主任表示,現有生物製劑可以選擇,是利用生物科技研發的標靶式藥物,直接阻斷或抑制細胞激素,改善皮膚的異常。

鐘文宏部長進一步解說,過去臨床上用於乾癬的生物製劑類別很多,包含IL-17,IL-23抑制劑等,目前核准膿疱型乾癬是針對IL-17受體的生物製劑,IL-17受體被視為乾癬、膿疱型乾癬的重要機轉,新式生物製劑的特色是效果較強,對膿疱型乾癬、一般乾癬都有效果。如果生物製劑治療後,皮膚好轉後會停藥,之後使用口服藥即可。

今年五月健保放寬 生物製劑特別開放新條款
過去健保規定需使用兩種傳統乾癬藥物及照光治療各三個月,療程共六個月以上效果不佳才能申請生物製劑。吳南霖主任說明,全身性膿疱型乾癬的傳統藥物存在可能的副作用及有限的療效,病程起伏反覆不定,膿疱易破裂且照護不易。因此,今年五月健保署特別針對膿疱型乾癬患者開放使用條款,「對於全身型急性膿疱性乾癬,若是成年女性有懷孕可能之患者,符合一定條件及嚴重度就可以申請使用。」每次急性用藥可以申請4周的生物製劑,最長8周,兩次用藥至少間隔12周。

吳南霖主任分享一名全身性膿疱型乾癬女性患者的治療經驗,因為考量未來仍有懷孕打算所以無法使用A酸,改用其他傳統藥物治療,雖然勉強控制,但仍有膿疱長出,影響生活甚鉅。所幸,改用生物製劑後,改善效果相當明顯,三個月內病灶幾乎完全消失,皮膚煥然一新,病人開始打扮、髮妝變得不同於以往,心情開朗愉悅,開展新生活。不過,吳南霖主任也強調,由於每位患者的病況與體質可能不同,對生物製劑的反應也可能有一些差異,患者有治療需求時可以跟醫師多討論。

生物製劑「永不下車」條款 帶給乾癬患者曙光
今年通過乾癬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條款,「使用生物製劑兩年後停藥,連續兩次未滿6個月即復發達PASI 10者允許持續用藥」,這是考量乾癬患者使用生物製劑停藥後,半年內復發比例高,故對有連續兩次暫緩用藥後復發病史者,允許持續用藥,被醫師稱「永不下車」條款。

「超過兩次停藥復發就可以申請不用停藥,不用因為疾病反覆發作折騰了。」且鐘文宏部長提到,包含膿疱型乾癬、斑塊型乾癬或一般乾癬的病患都成為受惠對象。基於18歲以上育齡女性服用A酸有畸胎風險,健保也針對女性放寬,全身型急性膿疱性乾癬超過BSA(體表面積)大於10且伴隨系統性症狀可以使用生物製劑,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大福音。

(文章授權提供/ 健康醫療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