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東部親子的禮物在緬甸出生的朱紹盈,每晚上床睡覺時間,最喜歡鑽進棉被,聽媽媽講武俠小說「桃花島」的故事,睡前聽故事是童年最期待的一件事。
一直到來台讀書,成為東部唯一罕見疾病兒科醫師,朱紹盈習仍慣「閱讀」周遭環境,她認為這是從小成長環境給的基因。
「透過閱讀可以找到很多連結, 學會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看待事物。幫助最大的就是找到自己,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朱紹盈說,不同時間看同一本書,每次都有不同的想法,透過閱讀不斷修飾自己,讓輪廓愈來愈清楚。
身為小兒科醫師,第一線面對的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及家長,朱紹盈強調,因為「閱讀」的關係,所以具備了觀察能力。「就算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幼兒,只要夠用心,還是可以讀懂孩子的喜怒哀樂,讀懂每一個表情動作,讀到他對你的恐懼或是信任。」
朱紹盈認為透過觀察,事情會變得簡單明了;例如:觀察親子互動,也可以看到小孩成長的環境,是否足夠安全友善,是否被愛包圍?
「我閱讀病人,也常閱讀到病人背後的故事。」朱紹盈強調,當讀到病人悲傷的故事,就要回到醫師理性的角色,找方法來解決病人的困境。
幼兒的腦部,每一秒鐘會產生 700 個新的神經連結,一直到六歲以前,有超過 90% 的神經細胞已發育完全;透過友善的刺激,能讓孩子腦部神經網絡建立得更好,情緒中樞、杏仁核的連結更加穩定,在入學前就能變成一個等待享受教育樂趣的孩子了。
「依據研究統計,讀故事書長大的小孩,在書寫、說話、溝通能力和情緒表達都比較好。持續穩定地閱讀,小朋友會有更好的語言文字連結,也會更有自信和想法。」弱勢孩童成長期的負面經驗,要如何翻轉? 朱紹盈希望帶動父母和長輩,每天利用 10 到 15 分鐘時間,給予小朋友溫馨而有質量的陪伴。
七年多前,她開始籌備「聚落書坊」,一一拜訪幼兒園,只要家長願意陪讀,每個月都可以拿書袋回家;一袋 10 本書,一個月後再換另外 10 本,「如果一個幼兒園有 20 個寶寶,就可以拿 200 本書進去,孩子每個月讀10 本,一年可以讀到 120 本書。」到目前為止,讀最久的持續 4 年,總共讀了 480 本故事書。
多年下來,朱紹盈最佩服東海岸很多農夫、漁夫,工作非常辛苦,家裡沒有書,也沒有閱讀習慣,卻還是帶著孩子共讀,並寄照片給她。在收到許多照片中,有媽媽敷著面膜為小孩讀故事書,也有一群小朋友圍著爸爸聽故事,還有阿公、阿媽甚至阿祖陪伴閱讀,也有聽故事的小孩跑掉了,阿媽還是認真在讀……
推廣親子共讀,受益的不只孩子,還包括陪伴的大人。原本發音不對會被孫子糾正的阿媽,伴讀三年後,說出來的話都不一樣了!朱紹盈欣喜表示,七年時間下來,可以感受到有改變,但改變多少?無法確切回答!「我沒有要求也沒有期待,閱讀是我想送給東部親子的禮物,是一輩子受用的禮物。」
朱紹盈透過閱讀教養小孩、用閱讀幫助別人、也用閱讀栽培醫學生。因為承擔醫院教學部任務,她也持續研讀醫教育領域期刊,希望帶領醫學生「閱讀病人」。
她分享最近閱讀的《藝術家自述 (Artiststtem)》,內容多是醫學生投稿,醫學生到社區認識病人後,以各種創作去敘述對病人的理解,拉近與病人的距離,產生更緊密的醫病關係。
其中,有一位醫生,把對病人的意象變成一片一片圖片,表面看來似乎分裂,但從某個角度欣賞創作,病人卻是重組合而為一。
朱紹盈說,疾病本身會影響病人的自我認同,這個創作希望讓醫學生領悟:病人常因疾病處於分裂狀態,醫師不能只看疾病的片段組合,必需理解病人、整體性關照病人的身心狀態。
朱紹盈說,讀懂病人,才能達到全人醫療的重要目標。
資料來源:慈濟道侶叢書(吳宛霖撰文 )、慈濟數位典藏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