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縣衛生局聯合舉辦「高齡與疫情下的緩和安寧療護」國際網路研討會,邀請到來自澳洲、新加坡、臺灣的學術及醫療單位線上與會,一同分享安寧緩和照護之經驗與成果,報名人數將近一萬五千名。
二零二一年適逢花蓮慈濟醫院三十五週年,以及心蓮病房成立二十五週年,慈濟基金會副總林碧玉表示,早在心蓮病房以前,慈濟即致力於病人與家屬心靈和精神層面的照護,為維護病患的生命尊嚴做了許多嘗試和努力;隨著醫療科技日漸進步,社會對於臨終照護的議題越來越重視,一九九六年,花蓮慈院始設立東部第一間安寧療護病房。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指出,安寧緩和對於每個人都是重要課題,往生者能保持尊嚴善終,對病人或家屬都是不可或缺的需求。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也以自身經驗分享,一週前因心衰竭過世的九十三歲老父,在臺南的醫院選擇放棄插管急救,和身在花蓮的自己用手機視訊告別,最終父親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走完最後一程;林院長感謝所有與會者線上參與討論,更感恩二三十年來,為安寧緩和醫療努力的各位。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安寧緩和照護的實行也多了許多挑戰,很高興能舉辦這場研討會,讓各機構的專家們相互交流,學習在疫情衝擊下新增的措施與辦法。
由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現花蓮慈院緩和醫學中心王英偉主任擔任上午場次座長,請到澳洲、新加坡及臺灣等地的專家,研討長照機構如何推動緩和療護。花蓮慈院心蓮病房的陳純純居家護理師介紹長照機構緩和實務,分享同機構的安寧病友,在團隊陪伴下與臨床友人道別;心蓮病房譚湘綺心理師則表示,在臨終照護時,不僅看見病人與家屬的需要,同時也關注外籍照護員的教育訓練和心靈照顧,讓照護者與被照護者面對生死變化,透過對生命的尊重與肯定,都能獲得心靈支持。
下午場次,由花蓮慈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謝至鎠,與護理部主任王淑貞擔任座長,主講高齡社會與疫情之下的居家安寧照護。心蓮病房的李宜君與黃靖容護理師分享居家緩和與科技結合的實務經驗,針對因疫情而必須遠距開會、訪視、回診以及居家環境評估的情形,居家護理師心理所承受的壓力以及醫療端的支持是否足夠,都是安寧療護中需持續關注的議題。
心蓮病房林月霞護理師指出,靈性照護在臨終療護裡佔有重要位置,每個人都需要價值的肯定以及社會的認同,以獲得心靈的平穩;從面對面的靈性關懷,到透過遠距科技達成網路兩端的靈性照護,居家照護團隊因疫情遭遇困難並一步步克服,都是可貴的經驗。安寧居家護理師鄧淯勻分享數位工具對居家緩和的幫助,當病人家屬端具備電話、視訊工具,而服務提供端照護平台,仰賴科技發展,即能達到完全互通有無,甚至完成居家環境的線上評估。
二零一三年,心蓮病房推出國內第一套以末期病患與照護者為中心,整合雲端資訊與實體人性化服務的管理系統,心蓮病房江青純護理長表示,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與系統和流程的優化,預計將在今年內推出緩和資源平台2.0。從早期只能用sim卡追蹤病患的狀況,現在已能透過網路進行生理監測、安寧衛教服務、包含翻身擺位在內的生活支援和協同照護,以及各式醫療應用;除了項目與專業功能等增設,為了因應不同照護者的文化需求,平台也擴充了多國與多族語言資料庫。
「高齡與疫情下的緩和安寧療護」國際網路研討會累計報名人數近一萬五千名,最高同時在線與會者超過六千人。高齡化社會與疫情的衝擊使安寧療護面臨許多困境,也讓人們從困境中尋找突破的契機,未來花蓮慈院的團隊仍會共同努力,在安寧緩和療護的路上持續精進,維持生命尊嚴,陪伴末期病人與家屬圓滿人生。
撰文、攝影/鍾懷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