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在浩瀚無垠的星空中,有一顆小行星名叫「馬學輝」!為慶祝科博館墾丁天文台20週年台慶,也感謝墾丁天文台台長馬學輝,長期駐站維持天文台營運及無私付出的精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天文與重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鄭宇棋,把一顆鹿林天文台在2007年發現的小行星,以「馬學輝」命名,相當有意義。 而提到「馬學輝小行星」的發現過程,鄭宇棋透露,在鹿林天文台執行觀測計畫時,以300秒連續長時間曝光策略下,捕捉到一些尚未被發現的黯淡太陽系小天體;並針對影像中的移動天體,做初步的亮度與位置測量,通報了一批約5顆未曾被發現的小行星。其中僅有2007XZ25取得了永久編號(305238),也就是「馬學輝」小行星,公轉週期為4.59年。 科博館說明,古代,人們把天空中的星星相對位置不會移動者稱作「恆星」、會移動者稱為「行星」。在未有望遠鏡的時代,人們只發現會動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及土星5大行星;直到人類使用望遠鏡進一步觀測夜空,才發現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有數量繁多且小顆的行星。 隨著望遠鏡技術的進步,及大型天文望遠鏡的普及,小行星的發現數量呈現了爆炸性的成長;目前天文學家已經發現超過百萬顆以上的小行星,其中有編號的約50萬顆左右,有真正名字的小行星僅2萬顆左右。 而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進行命名;臺灣過去曾有以「陳樹菊」、「雲門」及地名等命名。除了「馬學輝」小行星,目前與科博館相關命名的小行星尚有鹿林天文台分別於2006年發現,以科博館前館長孫維新命名的「孫維新」小行星(Sunweihsin,編號185364);2007年發現的「科博館」小行星(Kerboguan,編號207655)。 後者經過12年的時間,才從編號升級為有「名」階級,是首次以臺灣的博物館命名的小行星。而一顆小行星從發現到完成命名,大約要10年左右時間來完成命名審查程序。 科博館指出,現今為小行星命名的主要權責機構為國際天文聯合會轄下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簡稱CSBN),該委員會成員皆是研究小行星及彗星的專家。當小行星被觀測到時,國際小行星中心(簡稱MPC)會先分配一組臨時序號給該未知天體,如小行星能符合4次回歸中被觀測到及能精確測定出其運行軌道參數,就能得到MPC給予的永久編號。 基本上,小行星命名原則要符合長度不超過16個字母、能發音、不含冒犯言詞、不能與現存天體名稱相似、不鼓勵以寵物命名、不以商標命名、不以政治與軍事相關活動命名,及個人死亡後百年內不允許以其命名等9項條件;且只有小行星的發現者擁有命名建議權,並要提出命名緣由。 館方表示,墾丁天文台全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墾丁天文台」,簡稱KTO(KenTing Observatory),座落於屏東縣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研究區內,為臺灣天文教育的創始基地。而由科博館前館長孫維新主持的墾丁天文台,在科技部與海生館的支持下於2000年成立,其成立目標是希望利用臺灣地處東亞、在全球連續觀測或瞬間天體變化的觀測上的優勢, 於小行星觀測和特殊天象全球協同觀測上,做出貢獻;也提供全國各級學校及社會大眾,一個瞭解天文觀測探索宇宙奧秘的場域,培養大眾對科學和宇宙太空的興趣。 每年寒暑假期間,錄取的學員會到墾丁天文台,接受專業的天文觀測培訓、實際進行天體觀測和數據處理;而結合海生館豐富的海洋生物環境,也使學習內容更加多元化,20多年來已培訓超過兩千名學子,在教育和推廣上有了明顯的定位。 館方說,從今而後,當仰望這顆馬學輝小行星高掛在天空中,讓大家看見墾丁天文台對培育科學與天文人才的貢獻,進一步拓寬人們的宇宙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