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年夏季「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最盛,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依中醫「春夏養陽」、「冬病夏治」的預防醫學養生概念,選擇在三伏天敷貼熱性藥物在特定穴位,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並透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抗病力,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以預防冬季常見病症。
不通則痛,解暑別靠冰飲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王嘉涵表示,過去大多把三伏貼的療法應用在鼻過敏、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預防與治療,此藥灸療法對婦女經期不順、痛經,及虛寒型腹脹、腹瀉症狀也有緩解效果。痛經產生的主因來自「氣血不通」,透過三伏貼熱性藥物推動,達到「通經、活血順氣」目的,即可預防、緩解經期的腹痛不適。
王嘉涵指出,中醫婦科臨床曾有年輕女性病患月經來潮時,需服用止痛藥才能專注工作,月經週期不穩定約28~42天,婦產科超音波檢查無異常,月經來潮時,即便是夏天,仍然怕冷需要添加外套,月經顏色較暗且有血塊,自行觀察發現,如果喝較多手搖飲與吃冰淇淋,月經來潮時下腹痛會加劇且血塊變大,透過穴位敷貼,痛經程度緩解,減少止痛藥使用。
藥灸直搗病處,解痛又防病
王嘉涵進一步解釋,三伏貼是通過利用全年中天氣最熱、自然界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使用溫熱中藥製成藥餅,敷貼在腹部的維道穴、子宮穴、氣海穴和關元穴,藉著導引藥氣與天地間的陽氣,由皮膚穴位進入體內,並透過經絡氣血運轉直搗病處,來達到溫養身體、祛除寒邪的目的,進而治療疾病、養生保健。
三伏貼最佳的治療時間為氣候炎熱的夏季,選用辛溫發散、祛寒除濕藥物,所以主要用來治療「寒性疾病」,常見如痛經、月經週期延長、尿失禁等,過了夏季持續敷貼治療,也有助於養生防病。研究顯示,在三伏天期間進行穴位敷貼,對於痛經有更優異的治療效果。
寒性的月經表現常見月經週期大於35天,經血量少、經色黯淡且有血塊,經前或經期畏寒、小腹冷痛,熱敷疼痛感明顯緩解,該週期月經來潮前食用較多冰品、冷飲、瓜果等,則痛經會更加嚴重。寒性的尿失禁表現常見飲水後不久即有尿意,且解不乾淨的感覺、夜尿多回,尿量甚至比白天更多,怕冷、手腳冰冷或腰膝無力。
三伏貼治療注意事項
1. 敷貼時建議穿深色、寬鬆、透氣的衣褲。
2. 若皮膚出現發癢或灼痛感、起水泡、破皮等現象,可塗抹少許紫玉膏(台中慈濟醫院特有,也可用紫雲膏替代)幫助皮膚穩定癒合。
3. 兩次敷貼時間間隔建議至少七天,一個療程共貼三次,建議連續敷貼三年,效果更加穩定。
4. 三伏貼藥物具刺激性,皮膚會有輕度灼熱感,敷貼過久可能會導致接觸部位發炎,症狀從紅癢甚至到起水泡不一,故敷貼後避應免在烈日下曝曬、劇烈運動大量流汗,就能預防皮膚嚴重反應,一般建議三小時內須撕除。
5. 飲食忌生冷食物(海鮮、冷飲、冰品等)。
6. 起居避免冷氣溫度過低或電風扇直吹、沖洗冷水澡,溫度太低造成毛孔閉塞,會影響療效。
哪些人不宜使用三伏貼治療? 1.最近兩周內曾經感冒(喉嚨痛、痰黃黏)、發燒的人、現存發炎症狀(紅腫熱痛)的人。 3.皮膚有嚴重過敏、破損瘡傷的人。 4. 建議由合格中醫師現場評估。 |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AZ疫苗謠言多 世衛EUL、國家EUA授權分不清? 感染科醫師闢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