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土疫情逐漸趨緩,國內疫苗含蓋率也日漸上升,但不少民眾因為有看牙科的需求,卻又擔心打完疫苗可以看牙醫,進行局部麻醉嗎?高雄長庚醫院牙科部副主任吳德儒表示,牙科麻醉本身對於人體來說,是局部的效益,現在牙科普遍所使用的麻藥都是非常安全的麻藥用藥,原則上麻醉的部分並不受到疫苗影響。
植牙、洗牙是屬於「局部麻醉術式」,施打疫苗後進行此術式會不會影響到疫苗效力,或是加重副作用?吳德儒表示,目前文獻跟臨床狀操作上,並沒有看到不適的狀況,牙科常用麻醉藥品是經過肝臟的代謝,最後再透過腎臟做排除,而疫苗的身體機轉和麻藥的代謝機轉,在人體中是不一樣的機制在運行。
打疫苗後欲洗牙、植牙 醫師建議「最佳時機」
吳德儒補充,若民眾近期有安排接種疫苗,會建議接種後留兩週觀察期,確認身體沒有不舒服,再開始接受一般的牙科照護。
而牙科局部麻醉藥,經過肝、腎代謝出去基本上是 1.5 小時,在身體停留的時間並不會太長,如果有民眾拔完牙要後要去打疫苗,建議是間隔 3 天會比較安全,若是像拔智齒等較大的傷口,則建議等候兩週,因為到時候傷口會較穩定。
一般牙科臨床治療中,常見的麻醉術式分為「局部浸潤麻醉術」和「神經阻斷術」兩種:
局部浸潤麻醉術:範圍較小、針對手術的區塊做局部的麻醉藥的注射
神經阻斷術:作用於神經稍微比較初始的地方,會有舌頭、嘴唇暫時麻痺的現象,常見此種術式包含下顎拔智齒
疫情期間看牙科是安全的! 醫師解析 4 面向
吳德儒說,就文獻上的討論,的確五官科的操作在風險屬性上是被列為比較高的,但可以透過4個面向,去維護疫情期間看牙科的安全性,「這些都是可控的風險管制,但還是必須要搭配整體疫情的狀況。」
- 公共衛生的控制:鼓勵民眾多施打疫苗,增加群體免疫力。
- 醫護、病患妥善揭露資訊:民眾有症狀則宜先做必要篩檢,確定無相關風險後再行就醫,並清楚告知接觸、旅遊史。
- 醫療產業人員:因應政府政策,醫療產業人員大部分已接種過疫苗,並有高質量的自體檢測機制。
- 牙科「風險管控」機制:低風險處置包括齒顎矯正或是根管治療,治療中會有隔離裝置,操作本身也不具有侵犯性,或產生大量水霧,是屬於安全的。
另外若疫情期間需要接受牙科手術,吳德儒也建議操作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如果是洗牙,則可採取「局部洗牙」,控制洗牙的時間,並用分次、分段的方式。
若是多顆性的植牙、大範圍手術等較大幅度的操作內容,在各醫療院所會有更高強度的規範,像是民眾需提供三天內PCR 檢測報告。不過吳德儒也提醒,「雖然這些都是可控的風險管制,但還是必須要搭配整體疫情的狀況。」
醫護、就診者「雙向防護」降低傳染疑慮
要讓疫情期間看牙科更沒有傳染疑慮,吳德儒建議,就診者和醫護人員之間,要做好「雙向」的防護:
醫護人員:每天都會量測體溫、必要時進行 PCR 檢測。
就診者:就醫時減少非必要陪病人員,診療前先以優碘或是一般漱口水漱口,降低口內的細菌及病毒數,另外,在醫師還沒有開始操作前需戴著口罩。
吳德儒說,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減少群聚以及可能的暴露時間,希望讓病毒散播的機會降到最低。
文/李祉函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Heho瑜珈】放鬆足底筋膜5招瑜珈,預防足底筋膜炎、還能改善足弓塌陷!
嬰幼兒不建議吃大人魚油!營養師分析差異 提醒挑選魚油3關鍵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不會好?疼痛科醫師用「脈衝式高頻神經調控」解決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