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東奧時尚與文化 孫正華深入解析奧運隊服與日本和服設計

欣傳媒/ 2021.08.02 00:04

東京奧運即將在2021年7月23展開為期17天的賽事,不僅各個運動項目競賽受到矚目,各國的團服也相當吸睛,台灣也邀請了二位國際級設計名家為中華代表團設計專屬團服,鐵窗花圖騰、金銀漆釦,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奧運代表團服是宣揚自己國家文化與時尚力的一種表現。時尚生活觀察家孫正華接受欣傳媒專訪時,特地談及中華隊及東京奧運所要傳遞的美學以及後疫情時代時尚圈的轉變。

新聞圖片周裕穎操刀設計中華代表團進場服。圖片來源: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周裕穎操刀設計進場服 展現台灣時尚力

本次東京奧運「中華代表團進場服」由台灣首位登上紐約時裝周的設計師周裕穎操刀,服裝充滿許多可以代表台灣的元素,像是布料上的鐵窗花圖騰、鈕扣使用台灣漆器工藝品牌「光山行」訂製金銀漆釦等等。

孫正華盛讚,周裕穎擅長將不同的元素混搭,衝擊過後的作品,非常有個人的特色,在紐約時裝周上的發表令人驚艷,最近一次的發表就是用舞台劇的方式呈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過,對於這次中華代表團進場服的設計,孫正華認為,「也許是考量到需要符合奧運賽事,與周裕穎過去的設計風格相比,本次在進場服的設計上有稍微收了一點,略顯保守。」

但孫正華仍認為,「周裕穎這次的設計,也讓大家注意到,不管是引人注目的設計,抑或是實穿性的服裝,他都可以操控的非常好。」

新聞圖片服裝設計上融入台灣元素。圖片來源: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另一位高端訂製服起家的設計師方國強,本次也跟台灣運動品牌VICTOR合作,打造中華隊的團服。孫正華說起方國強表示,「方國強在法國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也操刀設計過許多品牌及企業的制服,設計風格台風穩健、優雅。」在這一次中華隊比賽服裝設計上,更是響應了東京奧運環保概念,採用環境友善的「環保紗」打造,設計、生產全程MIT,並以「簡約、俐落、舒適」為核心。

孫正華提到,透過這一次奧運,也讓大家更認識到台灣在時尚圈的實力,除了已經在國際間蠻有名氣的夏姿、黃薇與Oqliq,這些台灣設計師品牌,如:ALLENKO3、Dleet、INF、Seivson、UUIN、#DAMUR,也是台灣之光。

 

日本工匠精神 打造213套世界各國和服

除了各國代表隊的團服之外,這一次主辦國日本,也為世界各國設計了213套和服。從設計到製作過程,團隊都仔細地與各國大使館討論,確保每一件和服都能夠充分的表現出該國的文化。

孫正華表示「日本為台灣打造的和服款式,是以梅花和藍鵲為主要意象,再搭配橙黃色主色調製作而成,就這兩個元素來說,日本運用得相當精準,很足以代表台灣,可以看的到日本和服團隊在此下的功夫。」

她更提到「在奧運之後,各國的和服會不會有其他的運用?例如舉辦展覽,或是大量的生產製造,可以讓觀光客買回去作紀念,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期待的。」

新聞圖片
日本為台灣打造的和服款式,是以梅花和藍鵲為主要意象。圖片來源:2020東京奧運官方網站

 

後疫情時代的東京時裝周

其實這一次的疫情對全世界各大產業都帶來了不少衝擊,東京奧運延期一年,各國的時裝周也都從實體改為線上。當中時尚大咖川久保玲也因此重回到了東京時裝周。

孫正華說「川久保玲過去都在巴黎時裝周發表,許多大牌設計師也都在國外發表,雖然日本時裝周一直都有在舉辦,但是都是比較小規模,這次也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重量級的品牌再重回到日本舉辦實體的發表,再透過線上的方式同步到全世界,其實這對於整個日本時尚界來說無非是一件好事。」

新聞圖片川久保玲回到東京發表。圖片來源:Tokyo Fashion Week

儘管時尚產業領略了線上帶來的好處,但是孫正華認為「實體秀對於時尚圈來講仍是很重要的,一場20分鐘的服裝秀,帶來的不僅只有視覺上的饗宴,音樂、甚至氣味都是至關重要的。愈高端的品牌,愈能在這20分鐘將能量堆積到最高點,讓每個人進來都是帶著驚嘆號離開的,這個氛圍是線上很難去取代的。」

她認為疫情後時代,「一定是線上線下雙軌並行的」!

 

孫正華

時尚文化觀察家、媒體人。
主持、製作與出版藝術、時尚、設計資訊內容。

製作主持: 年代電視台《流行追蹤》、年代新聞台《FASHION NEWS 》、TVBS-G台《流行前線》、年代電視台《風格時代》、年代電視台《風格玩家》

出版:天下文化《時尚是門好生意》、聯合文學《風格時代》、寶瓶文化《目擊流行》 、圓神出版《時尚地圖》 、《東西》雜誌創意總監。

 

延伸閱讀

看完好想去東京!瑪利歐、凱蒂貓都入鏡,東奧宣傳片還有這些彩蛋
東京跟著東奧大升級 發現10大魅力新景點
奧運百年最大防疫挑戰 東奧選手村與歷屆大不同(上)
奧運百年最大防疫挑戰 東奧選手村與歷屆大不同(下)

 

撰文:Daphne Lin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