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花慈中醫專欄】中暑與刮痧

慈善新聞網/ 2021.08.01 00:06

  台灣位於亞熱帶,夏季常會出現攝氏35°C以上的高溫,若周遭環境溫度過高,造成體溫急速上升,使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再加上水分補充不足和體內脫水,使體內電解質失去平衡,則會導致疾病發生。體溫些微增加時,神經系統的功能尚正常,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虛弱、暈厥…等症狀,此時稱為「熱衰竭」。而若身體的核心溫度超過40.5℃,並且出現意識異常等神經系統障礙時則稱為「中暑」。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陳中奎主治醫師

  而中醫所談論的中暑,古稱「發痧」,會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噁心、嘔吐、呼吸急促及神志不清等症狀。中醫講究「上工治未病」,期望病人在早期身體不適時儘早就醫,避免演變成中暑重症。中醫常用來治療中暑的湯藥有:生脈飲、香薷飲、白虎加人參湯…等,而在外治法上「刮痧」療法對於中暑輕症有非常好的療效。刮痧是用光滑的陶瓷刮痧板或竹板等工具,朝同一個方向輕刮皮膚,刮至皮膚泛紅出現痧痕為度。刮痧有宣通氣血、發汗散熱、疏經通絡等功能,可使臟腑穢濁之氣排出體外,促使周身氣血流暢。經現代醫學研究,中醫刮痧療法具有1.退熱鎮痛2.增強人體的免疫防禦機能3.使血液循環加快,加速新陳代謝等功效。

 

撰文/陳中奎、吳立工;攝影/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製圖/TC news新聞中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