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氣溫超過 32 度,中風機率增 66%!心臟科醫師提醒夏天保護心臟 2 招

Heho健康網/盧映慈 2021.07.29 11:00

心血管疾病不是冬天的專利,其實氣溫升高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國泰健檢心臟內科醫師陳中和說,其實氣溫只要在 32˚C 以上,腦中風的機率就會增加 66%,「因為在溫度升高時,血管會擴張、血流量增加,反而加重心臟負荷,而且天熱的話,汗流得多、身體水分減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就會增加,也會造成心血管的問題。」

現在台灣已經進入夏天,這幾年的氣溫也越來越高,7 月已出現逼近 40˚C 的高溫,正是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時候。陳中和表示,想要在夏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除了要注意室內、室外的溫差,多喝水之外,可以特別注意幾點,包含夏天的飲食調整、水分,以及定期健檢,都可以在心臟出問題之前先預防問題。

夏天也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

夏天飲食多清淡、水分記得要補足

心血管疾病致死人數逐漸增加已經變成台灣接下來的疾病趨勢,陳中和分析,這主要是受到高齡化與西化飲食影響。高油、高糖、高鹽都會造成血管硬化、血壓升高,造成心血管疾病。

而夏天天氣熱,容易胃口不好,高油、高糖、高鹽反而更容易造成消化的負擔,不妨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例如水煮的青菜、水煮蛋、水煮肉,稍微做一點柚子醋等調味,可以開胃,也不會造成消化負擔。

另外,在夏天因為流汗、或是待在冷氣房,身體的水分很容易不足,一定要自己記得多喝水,以免造成中風。陳中和說,水分流失主要會造成 2 個問題,一個是「血液水分不足變得黏稠」,會造成血栓機率增加;另一個則是「電解質失衡」,容易造成心律不整。

陳中和比喻,身體水分不足就像水管的水分少,泥沙堵塞住,在身體裡就會造成血管堵塞、血栓增加,如果堵塞在腦血管就會腦中風,堵塞在心血管則發生心肌梗塞。而電解質不足主要是因為鈉、鉀會失衡,但鈉、鉀又是負責調整心律的重要陽離子,一旦失衡就可能造成心律被擾亂。

電解質失衡容易造成心律不整。

所以在夏天的時候,要比平常多喝 500 c.c. 的水,等於是多喝 1~2 個馬克杯的水。假設以每公斤體重 30 c.c. 來算,一個 60 公斤體重的人,本來一天要喝 1800 c.c.,在夏天就要喝 2300 c.c.。

定期做健檢:心電圖、超音波最有效

建議定期要做的檢查

陳中和建議,一般人可以定期量血壓即可,但 40 歲後,一定要進行以上心電圖、超音波等檢查。比如有些人可能有隱藏性心血管問題,不知道本身的心臟耐受度、盲目增加運動強度,就可能引發心肌梗塞。這也是很多年紀較輕的人突然發生心肌梗塞的原因,但運動心電圖就可以預防這樣的情況。

  • 定期測量血壓。
  • 運動心電圖。
  • 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查。
  • 心臟超音波檢查。

另外,頸動脈超音波可以測量血流速度、內中膜的厚度,推斷全身動脈硬化的程度。「就像家裡的廚房水管會堵塞,浴室水管差不多也會堵塞。」陳中和說,頸部動脈是表皮最容易測量到的動脈,而且內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主要血管,位置非常重要。

至於心臟超音波是非侵入性檢查,費用便宜,可以看出心臟功能,心臟是否有擴大、或瓣膜是否異常。陳中和說,如果一般人經過上述檢查後心血管都沒有問題,可以相隔 2~3 年定期追蹤;如果有心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家族病史者、三高慢性病患者,以及吸菸族,是三大高危險族群,不限年齡,務必及早進行心血管檢查,如發現問題,可進一步進行做 640 切電腦斷層與心導管檢查。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劇烈頭痛可能是高血壓警訊!血壓標準值是多少?醫師教你如何降血壓
血壓沒有年齡對照表!醫師:不管幾歲,標準就是120/80mmHg
偶爾頭暈、頭痛、胸悶?高血壓初期超容易被忽視!醫生點名 3 大症狀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