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資誠舉辦亞洲生技論壇 解析生醫兆元投資趨勢

中央社/ 2021.07.21 14:2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721 14:28:43)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於2021年7月21至25日舉辦,因應新冠變種病毒疫情升溫,採用全線上形式進行。今年大會主題為「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A Brave New Era for Biotechnology),探討全球抗疫、先進療法、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及投資與區域合作等五大重要議題。

在7月21日上午首場線上論壇「Plenary - Global Biotech Development」,PwC Taiwan特別邀請PwC US生技醫療併購策略合夥人Claire Love擔任講者,演講後疫情時代全球生醫產業投資趨勢(COVID-19: 2021 P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PwC Taiwan並與台灣生物產業協會於7月21日下午共同舉辦投資主題論壇「Growth with Exit Strategy」,透過海外連線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全球生技產業趨勢,帶動台灣產業與國際市場連結共創商機。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於論壇開場致詞時表示,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並改變人們生活型態,全球生醫產業提供檢測及疫苗等防疫產品對抗疾病,幫助各國逐漸解封。2021上半年全球經濟與資本市場復甦,台灣生醫產業應更進一步連結國際夥伴尋求成長契機。

疫後資本市場復甦 創新前瞻科技受青睞

PwC US生技醫療併購策略合夥人Claire Love指出,觀察標普(S&P500)指數僅花了126日即從新冠疫情造成的景氣危機中復甦,相較2000年的網路泡沫和2007年金融危機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持續3年以上,顯示如今投資人對市場前景依然抱持信心。人們生活型態改變,數位和遠距工作新常態,使遠距醫療、虛擬臨床試驗(virtual trials)、數位健康平台(digital health platform)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美國維梧資本(Vivo Capital)合夥人Hongbo Lu表示,觀察近期生醫投資合作與授權交易,市場對臨床前階段的早期Pipeline興趣提升。生醫產業於疫情期間前仆後繼,推出創新檢測產品、疫苗、特效藥品、呼吸治療裝置和防護醫材,更讓市場了解早期研究開發的重要性。

傑富瑞集團(Jefferies)生技醫療投資銀行執行董事Michael Brinkman指出,創新技術推陳出新並解決既有生醫產業未滿足的需求。如CAR-T細胞治療先驅Kite、Juno等公司於資本市場市值曾高達百億美金,許多新進公司改善既有細胞治療技術的問題,包含異體細胞治療技術、即用型(off-the-shelf)需求、以及降低副作用等,皆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進而帶動全球生技產業市值屢創高峰。

大藥廠全球尋寶 投資成長帶來重磅產品

Hongbo Lu表示,近年大藥廠併購與業務拓展的策略也有所改變,如今新創公司將有機會於臨床前研發階段與大藥廠展開洽談。國際藥廠傾向於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並採用投資並成長(Build-to-buy)策略幫助創新產品更快上市。

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亞洲業務開發與授權總監Matthieu Merlin指出,許多大藥廠積極深耕亞洲市場,投入在地研發機會。過去10年來亞洲地區有300萬家新興生醫公司成立,並將產品投入臨床試驗或上市階段,未來的研發能量無可限量。

賽諾菲巴斯德全球業務開發與授權總監Donna Martin補充,產品研發要走向下一個里程碑,需要充足的資金、專業人才、臨床研究資源投入。疫情之下地方政府、國際組織和企業組成緊密的公私協力(PPP)合作關係,為生醫產業帶來空前進展,期待疫情結束之後這樣的合作模式也能嘉惠其他癌症與慢性病的產品開發。

生醫聚落林立 市場性助企業脫穎而出

美國Polaris Partners創投合夥人、前禮來(Eli Lilly)全球業務開發總監Darren Carroll認為,全球正在形成數個由生醫新創、研究單位、投資機構、大藥廠與專業服務機構組成的生醫創新聚落,如美國舊金山、紐約和波士頓等。亞洲方面,台灣、上海、日本和韓國都有具規模的生醫聚落成立,許多嶄新技術平台正從這些新聚落誕生。

美國創投Epidarex Capital執行董事Sinclair Dunlop表示,大藥廠與創投機構除了尋找創新技術,更關注未來市場潛力。創新技術平台如:核酸藥物(mRNA medicine)、廣譜標靶藥物(tissue-agnostic therapy),未來能投入多項適應症或解決多項未滿足的醫療需求,並擴大投資人對未來市場的預期。

國際結盟與合作 台灣生醫公司邁向全球

台灣台康生技總經理劉理成博士強調,比起單打獨鬥,如今新興生技公司更應走向合作結盟,利用國際大廠的視野和資源加速研發進程。以台康而言,生物相似藥授權國際大藥廠諾華(Novartis)旗下山德士(Sandoz)加速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並可望提早將產品帶到市場上。而近期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宣布投資台康,電子業龍頭加重布局生醫產業,期待在ICT產業參與之下,引入先進數位科技、AI與自動化技術,切入利基型高技術平台,成為全球供應鏈之要角。

瑞士Onward Therapeutics 董事長暨執行長葉常菁博士指出,台灣生醫產業頻傳授權國際大廠好消息,台灣研發能量於國際間展露頭角,葉博士共同創辦的智擎生技2011年以2.65億美元授權美國Merrimack藥廠(後再轉授權Baxter)創下授權金額空前紀錄。觀察到亞洲還有許多值得期待的研發成果能走向商品化和國際舞台,台灣優質潛水下的新藥為數眾多,洽談國際授權中的案例亦不乏,期待接連好消息為生醫產業持續注入研發資金活水。

資誠打造國際平台 協助台灣生醫產業永續發展

本次線上跨海論壇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維梧資本創投合夥人馬海怡聯手籌備。依據資誠於亞洲生技大會期間發布《2021 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近年台灣生醫產業策略結盟、合資和併購活動相當熱絡。企業跳脫過往各自埋首發展、獨佔一方的思維,藉由國際大廠合作加快研發進程與提升產品價值。希望透過亞洲生技大會的國際平台,幫助台灣公司找到國際結盟合作夥伴與資金,發揮生醫產業優勢,發展新一代生物藥品、核酸藥物、細胞製劑等利基產品,加速台灣生醫產業達到兆元規模。

訊息來源: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