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投資人、企業與新創的三方會談,解密新創籌資法則
大成報/
3 年前

7月1日《TTA 創業家投資人沙龍》進入第五場次,同時為配合政府三級警戒,改以線上Facebook直播形式辦理,並透過Facebook即時互動,為線上觀眾解惑,讓經驗交流不受疫情影響而停滯。本場此活動主題為〔跨界對談|解密跨國投資與新創籌資法則〕,除了邀請曾主持兩屆金鐘紅毯的主持人黃豪平生動串場,也特別網羅跨國創投機構 「Mucker Capital 亞洲區負責人 Jerry Chen」、陽明交大與漢民凌陽共同成立之「醫智亮加速器翁宜賢營運長」及科研新創團隊「芯聖科技創辦人蔡孟燦教授」共同分享過去投資與創業經驗,聚焦討論台灣新創在投資人眼中的優勢與創業募資心法。
科技部產學司許增如司長表示:「TTA於今年滿三周年,作為一個國際新創對接的平台,除了提供場域讓國內外新創團隊建立更多相互交流的機會之外,未來也將持續協助更多台灣新創鏈結國際市場。」
「台灣很多創業者都練就一身功夫,在產業待三四十年才出來創業,但國外很多新創是工作五年十年後,有新想法就出來往前衝,我覺得這種衝勁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醫智亮翁宜賢營運長在活動中分享到,他也提到失敗的經歷其實是有價值的,所帶來的經驗和學習,都將成為養分;Jerry也表示要經過多次嘗試,才能確認哪些方向不適合走,讓下一個決策增加成功機率,而蔡教授則以自身故事出發,分享第一次媒合後雖深感挫折,但投資人的建議與媒合的經驗都能為創業帶來不同角度和累積,同時,面對募資挑戰,他也分享在創業初期了解自身公司定位的重要,他表示芯聖科技著重在設計而非生產,也因此減輕了在募資階段的壓力。
根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全球新創融資金額達到1,250億美元(約台幣3.5兆),較前一季成長50%,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94%。雖然全球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但是新創市場仍舊突破逆勢,前景亮麗。看準這樣的時機,讓許多數位化產業在疫情中趁勢而起,其中數位及遠距醫療發展就有大幅度的進展。
活動最後,Jerry提到台灣的優質人才與深厚的高科技技術都將成為創業的發展資本,若能相互鏈結,則能以打群架的方式,提升國際的競爭優勢,翁營運長也期待台灣新創團隊能增進自我包裝的能力與做夢的勇氣。
由TTA主辦的《創業家投資人沙龍》旨在促進台灣新創生態圈與國際資源的鏈結與經驗交流,成功吸引許多國外知名成功創業與投資者前來發展,為國內新創圈帶來一股旋風,透過活動、媒合與業師輔導等方式一同打造具有國際觀的新創生態圈,激盪出不同火花,將創業家投資人的寶貴經驗分享給更多人。
圖說一:TTA創業家投資人沙龍第五場直播活動,左至右分別為科技部產學司許增如司長、主持人黃豪平、創業家投資人Jerry、醫智亮加速器營運長翁宜賢、芯聖科技創辦人蔡夢燦教授。
圖說二:科技部價創團隊芯聖科技代表蔡孟燦教授就創業議題進行分享。
圖說三:醫智亮加速器翁宜賢營運長就投資議題進行分享。
照片:TTA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