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患異位性皮膚炎搔癢不止,又常伴氣喘、過敏性鼻炎?從中醫觀點談治療4原則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大塊文化 2021.06.27 11:30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Atopic eczema),是現代醫學診斷名稱,屬於一種先天過敏性濕疹或特應性皮炎。為多因子疾病,和遺傳相關。以多面貌皮膚病灶,反覆發作,劇烈搔癢為表現。病患常常伴有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偏頭痛等病史。約有百分之50至60的病患,在一歲以前的嬰兒期就開始發作。

新聞圖片

本病病因複雜,多半具有家族史。由於皮膚表層缺陷,角質層的水分容易流失,加上搔抓之後造成皮膚損傷,使得環境過敏原、細菌等抗原容易穿透皮膚表層。9成以上的病患,皮膚上可以找到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菌落,因此容易造成化膿性感染。

病患血清中IgE(免疫球蛋白E)升高,加上細胞免疫缺陷,容易反覆受到皰疹病毒感染,病毒疣的發病機率也會提高。其他諸如蛋白質類的食物、加工食品、情緒壓力、季節變化、流汗、甚至疫苗接種等等,也是造成誘發的原因。

如此複雜多變的異位性皮膚炎,在傳統中醫有不同的名稱。有依據病患年齡與部位來命名,例如「胎歛瘡、奶癬、乳癬」,代表發病與餵奶相關,特徵為嬰兒頭面部多形性皮損;也有依據病灶的部位特徵來命名,好比「浸淫瘡」指的是遍發全身的搔癢滲出性皮膚炎,「四彎風」發於手肘、膝關節內側的對稱性濕疹,以及被稱為「腎囊風、繡毬風」的陰囊濕疹;還有依據病因來命名的,好比「血風瘡」指的是由肝脾二經,濕熱外受,風邪侵襲皮膚,鬱於肺經所致。

異位性皮膚炎之辨證,除了必須配合四診八綱之外,尤其重視氣血津液,並且參考皮表局部症狀。八綱之中首重陰陽,辨明陰陽而後可以分清表裡、虛實、寒熱。

經云:「風為百病之長,而無定體。」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風病,表現出「風濕」與「風燥」兩種類型。氣血津液的榮枯,正是判斷風濕或是風燥的關鍵。

風濕為病者,疙瘩滋生,搔癢流水,蔓延增竄,纏綿不休。搔癢滲出性皮膚炎「浸淫瘡」,或是發於四肢關節屈側面的對稱性濕疹「四彎風」,就是典型風與濕相合為病,治法應以祛風利濕為主。

風燥為病者,搔癢或微癢脫皮,或是燥裂痛楚。異位性皮膚炎呈現苔癬化病灶的「血風瘡」,就是典型風與燥相合為病。血虛風燥,治法應以養血潤燥為主。診斷皮膚病灶,有兩個觀察重點。

其一,藉由觀察病患本身的氣血膚色來判定體質虛實;其二,才是觀察局部病灶,辨腫、辨痛、辨癢、辨膿。而發癢是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的症狀。癢者屬風,風多則癢,熱多則痛。

皮膚發癢,如果為風氣勝者,則走竄無定,遍體作癢,或搔破血溢、隨破隨收,多為乾性;如果屬於濕氣為勝者,則浸淫四竄,黃水淋漓,容易沿著表皮潰爛;若為熱氣勝者,皮膚癮疹,焮紅灼熱作癢,或結痂成片。

凡是皮膚變厚、乾燥、脫屑生癢,經久不癒者,謂之「血虛風燥」(風阻於皮膚間,使皮膚失去濡養)。血虛生風,屬於內風,歸納在虛證。

新聞圖片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原則

一、氣血調和之道

氣血壅滯、窒塞不通,必生腫痛。所以消腫止痛,首重行氣行血。大體上,行血藥物不可以過猛,破血行瘀之品不宜輕率投用。若論行氣與行血之間的權衡,所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行氣優先於行血,處方用行氣藥也較為穩妥。

古人治瘡瘍,首重氣分藥,正是這樣的道理。氣為陽、血為陰,根據陰生陽長的理論,血虛證的治療必搭配補氣藥,補氣生血乃是正途。

養血通劑我們舉四物湯為例。四物湯由芍藥、地黃、當歸、川芎所組成,四味藥物二陰二陽,不僅在藥物的加減上,甚至用藥的輕重皆能改變其性質。單用芍藥地黃,偏重在養血滋陰;單用當歸川芎,則偏重補血活血。

四物作為補血養血藥,生地、當歸用量較重,芍藥次之,川芎又次之,甚至不用。若是用在活血的功能,捨棄生地不用的情況下,芍藥的用量又重於當歸,川芎仍維持最低劑量。

原因何在?為了防止藥性過於溫燥,避免血熱妄行是也。由此可見,活血必須兼顧涼血,既要加速血液運行,又要降低溫度,處方搭配丹皮、白薇,用意正是如此。

二、治痰之道

朱丹溪有云:「東南地土卑濕,由濕生熱,濕熱互蒸,痰即生焉。又如體質素弱,脾運失司,大氣之斡旋無權,飲食之消化不力,坐令水穀之精不為津液以灑陳於五臟,和調於六腑,亦足釀為頑痰濁飲,以成斯痰也。」

上面這一段話講得非常精準。「痰」這個字,是由病字部首,裡面一個炎(有兩個火),可以看得出來非常熱。傳統中醫對於痰的解釋不單純只是呼吸道感染發炎之後的分泌物,而是將人體內一切流動不利、代謝不良的廢物,統稱為痰。

我們觀察長年臥床的病患,並不是遭受病原侵襲,呼吸道沒有發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痰需要每天要幫他抽?理由很簡單,消化不良,身體少動、不動,循環代謝不利故生痰。

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血氣運行不暢,營衛周流滯塞不通,以致經絡之中固有津液羈留不動而化成痰。因此,皮表病灶的膿腫,皆可視為痰瘀的表現。化痰軟堅散結的藥物,好比貝母、瓜蔞、茯苓、薏仁、蟬蛻、蘇子等,為治療皮膚疾病必用之列。

新聞圖片

三、清熱之道

外感六淫,蘊積無不化熱;內傷七情,變動皆能生火。皮膚潰瘍性疾病,多為熱病而少見寒證,故以清潤寒涼為主治。如同前文所述,朱氏外科處理皮膚疾病,除非遇到像是「毒火」,來勢迅速、易散難聚,才會重用苦寒瀉火藥物。一般情況主張清熱藥輕用。這樣的立論依據,包含著以下幾種思維:

第一,風熱為病,好比頭面遊風,因風生熱,治法宜輕宣疏散,過早使用寒涼瀉火之劑,惟恐熱勢已退而其堅猶在,反成頑疾;第二,濕熱為病,好比濕癢諸瘡、膿窠流火,因濕而生熱。

雖然必用清熱藥,尤其注重淡滲導濕。如果重用黃芩、黃連直折其火,只怕熱勢漸減而積濕不化;第三,苦寒重劑,易伐傷脾胃,脾胃虛寒免疫力就會低下。或是瀉火太過,致使氣凝血滯,反而加重病情。

四、理濕祛風與滋陰潤燥之道

大體而言,皮膚發炎潰瘍,以濕熱二者較多。偏於熱者,灼熱疼痛伴隨發膿;偏於濕者,發癢流水。痛、癢、膿水的分途,即是熱毒與濕邪的辨證關鍵。

熱毒狹風邪為患,大多發在上半身;濕毒為患,多發於下半身。因此,治療上半身病灶,重點放在瀉火;治療下半身,則偏重利濕。濕疹潰瘍而成「浸淫瘡」,每每泛發全身或在四肢末端,其病源在於脾土虛弱不能運化,治療原則首重健脾化濕。

濕邪為瘍,最易挾熱。濕與熱合,乃流注於肢體,外達於皮毛。因此,祛濕藥物必與清熱、祛風藥物相輔為用。清熱、祛風、祛濕的用藥選擇上,應該重視藥性藥味、臟腑歸經,並且善用引經藥物,才能直達病所,事半功倍。

臨床所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病程多半纏綿已久,風、濕、熱、血虛,四者互相交纏,臨床診治往往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好比說,化熱傷陰、血虛風燥,治宜滋陰潤燥。

然而,滋陰容易留濕,理濕與潤燥之間,兩者互相衝突,用藥劑量的比例,必須謹慎拿捏。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成敗,臨床功力的高下,取決於辨證精準與否,以及藥物搭配的比例是否恰當。

本文選自大塊文化《中醫到底行不行?:改變「中醫不科學」的印象,名醫杜李威細數傳統醫學如何改善你我的生活》一書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8589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