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培養數感,看世界更有感」 數學素養是邏輯的關鍵

中央社/ 2021.06.21 17:0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621 17:08:45)講者|花蓮三民國中 林國源校長

數學素養是提升邏輯思考能力的入場券

  如果說閱讀素養是學習的基礎,那數學素養就是具備邏輯思考能力的入場券!延續素養議題,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的線上講座來到第4場,特別邀請花蓮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以遠距視訊方式與我們談「培養數感,看世界更有感」,探討如何將數學思維與生活結合,進一步培養數學敏感度,以應對未知領域的挑戰。

生活化問題與數學結合 以數學思維面對未來的挑戰 

  生活中的數學無所不在,諸如:先前服務的玉里國中校門口前,有個紅綠燈的設定總是會使雙向道的車子堵住校門口,師生難以通過,對數學敏感度高的老師們快速聯想到是因為紅燈秒數太長的問題所致,便與警察局溝通調整紅燈秒數,以改善堵塞問題。或是太魯閣馬拉松活動路程的休息站需要計算數量分配供水及海綿給參賽者,亦或是開火鍋店的容客率及其營收比率等不勝枚舉。林國源校長指出學習需要與孩子的生活結合才會有感,這些生活實際情境讓孩子們透過思考培養數學邏輯,成功引發學習動機進而解決問題,長久下來孩子便會漸漸習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連結。

自我效能感及好奇心 激發內在動機主動思考

  數學是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實用基本工具,也是科學、金融、技術、資訊等領域的共同語言,那該如何進一步培養孩子們以數學思維面對未來挑戰呢?林國源校長建議先建立孩子們的「自我效能感」及「好奇心」,自我效能感讓孩子們相信他做的到,對於補救教學的學生,針對錯誤的訂正,澄清迷失後訂正完成就給予滿分,讓學生產生信心,持續投入可以獲得成果,才會有學習的動力,而好奇心可以讓孩子體驗到思考的樂趣,是驅動長遠學習的重要原動力。

創造富有思考的數學教室 

  數學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孩子們主動思考,建立問題解決的能力,因此林國源校長建議老師及家長可以透過教學技巧及策略,創造思考環境,不要只是讓孩子習慣等待下一步指令,而是透過提問誘發好奇心,營造孩子的討論氛圍及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思考的樂趣,並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孩子獲得成就感。舉例來說,一道題目讓孩子們思考各種解決方式,提出不同方法的人可獲得獎勵,激勵孩子提出不同解法。

  孩子們一般聽到數學總是會很恐懼,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透過一系列素養的線上講座,讓家長更了解108課綱,打破以往的恐懼感,讓孩子們將數學與生活結合。另外,學會也與TKB 千碩產學攜手合作開辦素養營隊課程、常態帶狀課、體驗課等素養課程,設計專屬國小生的多元試探課,給予孩子多方嘗試的機會。

詳細課程連結:https://lihi1.com/uqVQa

訊息來源:台灣知識庫股份有限公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