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疫情下的食農產業,是危機還是轉機?

欣傳媒/ 2021.06.02 00:05

20201Covid-19 疫情在中國爆發,在短短數周的時間內,病毒從發源地中國擴散至五大洲各個國家,在最初的疫情攻勢中,台灣面對步步進逼的病毒以人民自律的態度以及政府嚴謹的政策打下了完美的一仗。而在一年後的2021515日,以單日180例的確診人數再次燃起疫情攻防中的硝煙,台灣已陷入Covid-19 的威脅已是既定事實,隨著政府頒布愈趨嚴格的政策,商業活動與人口流動大幅度地降低,在疫情攻勢下,商業活動可以暫緩、工廠產線可以暫停,但在農田中的作物卻無法因此暫停生長,隱藏在農業中的危機,或許也是接下來必須面對的課題。

新聞圖片(圖片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疫情下,糧食充足才能使抗疫更有底氣

在當今以科技以及工業當道的社會中,農業往往最沉默、最緩慢,但同時也是維持國家的根基,在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最保值的莫過於黃金;而在疫情肆虐之時,能夠安穩人心的也就是糧食,當疫苗尚未對大眾普遍施打,鼓勵民眾在家工作、居家隔離成為了疫情下的常態,而從過往一年國際間的案例即可推知,當政府宣布實施維持數周的隔離政策、禁足令或封城令,超市及賣場便會湧入大批民種搶買民生物資,儘管政府大力宣導物資、糧食充足,仍無法避免此種亂象,而近期在台灣也可以看見糧食囤貨潮湧現。

 

而當民眾瘋搶物資與糧食的情況下,看似對農業有著正向發展,其實不然,先以國外的例子說明,當2020年疫情爆發造成各國人民搶買糧食與物資,政府為保障糧食內需,保護主義逐漸抬頭,陸陸續續限制糧食出口,包括全球第2大與第3大稻米出口國的泰國、越南便宣布實施限制出口,而許多重要出口國則因國內人口活動受限、經濟活動與港口航運停擺等原因造成生產力以及出口量大幅下降,因此形成「需求端」因恐慌造成大量購買、「生產端」因人力及運輸受限導致出口不足的窘境,連帶影響物價上漲與國際糧食期貨動盪,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就曾在20203月示警,若各國限制糧食出口,將造成全球性的糧食供應短缺問題。

 

學校停課、餐廳停業,通路大洗牌

我們將視角拉回台灣,因台灣本身農業基底紮實,因此若未來疫情未見好轉也不至於陷入「斷糧」的危機,但農業的產銷鏈可能因此面臨洗牌。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外食,大幅度的增加了農產的零售銷量,以超市、賣場最為明顯,但原本消化大量農產原料的飯店、旅館、學校等場所卻受疫情影響而被迫關閉,也讓原先銷往這些場所的通路嘎然而止,若農民或農產供應商無法將銷售轉往一般零售通路,只能讓農產腐爛甚至造成價格崩跌,造成生產端以及需求端都維持正常,卻找不到彼此對接的特殊現象,以全國中小學為例,全台總計186萬名學童,每日營養午餐會消耗280公噸的蔬菜,在停課一周的情況下將造成1680公噸的蔬菜無處可去,這也考驗著地方政府與中央部會的能力,農糧署也就此表至將與地方政府合作,媒合拍賣、零售市場或既有超市通路,並輔導有機及產銷履歷蔬菜轉供應國軍、量販業者或以蔬菜箱方式宅配銷售,若仍無法消化,農糧署會負責收購、轉供給食物銀行或慈幼單位,讓農友的心血不被浪費,做最有效的運用。

 

在疫情中,隨著人口活動降低,民眾也漸漸減少去傳統市場採買的次數,而常見的農民市集等相關活動也隨之取消,這也造成自產自銷的「小農」面臨困境,不同於契作或者是供應給拍賣市場的農民,小農生產規模小,相當大比重的收入來源為擺攤,而在民眾減少前往市場的情況下,小農的生計大幅度地降低,成了疫情下的受害者。

新聞圖片(圖片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建立紮實的食農產業鏈,面對「後疫情」的新形態

隨著Covid-19 對台灣的威脅愈趨嚴峻,也更加突顯「食農產業鏈」的各式問題,儘管台灣藉著本身的農業優勢,讓糧食供應能正常運作,但生產與需求的「失連」的狀況透露著台灣食農產業的脆弱,因此,如何將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朝向更健全的發展是重要的課題,建立達到環境永續以及社會正向發展的食物生產體系則是未來的目標,在「後疫情時代」的台灣,除了做好防疫相關措施,為民生相關的產業奠立基石也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