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教育 照明商店 鬼妹

捲起褲管也是潮! 青年作伙返鄉去

欣傳媒/ 2021.06.01 00:05

台灣以農業立國,提到「農村」,或許年輕人普遍對其感到陌生與未知,但倘若你是五、六年級生,或許還記得牛隻再田野中拖犁耕田的模樣,甚至還因此不吃牛肉,隨著台灣經濟發展,政策逐漸轉為「重城市,輕農村」、「重工商,輕農業」,大量資源挹注於都市發展,相對使得農村發展落後,導致人口外移,如今過了將近40個年頭,以工商業為主導的經濟體也愈趨成熟,政府與民眾的目光也漸漸重回已沉潛多時的農業,隨著各項政策的推出,農村人口陸續有回流的跡象,而目前「農村回春」的現象是否能夠持之以恆,仍是值得觀察的重要課題。

 

當農村邁向凋零 掀起地方生存保衛戰

1980年代正逢台灣經濟起飛,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在現代化與工業化的浪潮下,農業發展逐漸限縮與式微,而2002年台灣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進口農產品大軍入境的威脅下,台灣農業更是陷入泥沼中,在一連串的困境與不利條件的情況下,農村人口外流與農村高齡化情形愈發嚴重,甚至出現了人口負成長(死亡率大於出生率)的情事。

新聞圖片農村高齡化為當今面臨的問題,倘若持續,農業的發展將會漸漸凋零(圖來源/123RF)

日本前總務相增田寬也於2014年出版了《地方消滅》一書,其中「地方消滅」的概念意即城鄉差距逐年增加,人口過度集中都市(尤其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會圈),形成「極點社會」,因而導致許多地方鄉村面臨衰亡危機,是一個集合了少子化、高齡化、城鄉差距的難解課題,根據統計,日本於2040年將面臨896個市町村,也就是將近一半的地區,會因為人口過少而走向消失,當然,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日本,亞洲已開發的國家普遍都面臨此威脅,也包括了台灣,台灣因面積較小,人口遷徙範圍不大,且有6個直轄市分擔外移人口,因此或許不像日本有明顯的「極點社會」現象,但鄉村人口流失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據2018年國發會發表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劃,台灣共有134個鄉鎮區被列入必須優先推動地方創生的地方,這134個鄉鎮區大多位於中南部以及東部等非六都地區,這些鄉鎮占全台近七成土地,卻只占全國11.6%的總人口數,其中台南左鎮、新北平溪與高雄的甲仙與田寮最為嚴重,預估2050年時,當地人口將會銳減至目前人口數的一半,而當人口漸漸流失,鄉鎮會發生什麼事?或許以左鎮目前的狀況便能略知一二,房屋逐漸人去樓空,商家也陸續關門,接著大眾運輸的班次將會大幅縮減,最後連公家單位也會一併撤出(如廢校、派出所改為聯合辦公等),留在當地的,將只剩下孤寂與蒼老。

 

為招募農村新血 政府帶頭端出大盤牛肉

台灣正在面臨農業人力斷層的危機,為了重振農村、吸引生力軍投入農業,農委會於近年先後推出了多項計畫,包括2004年實施的「培根計畫」並在2010年推動「農村再生條例」,以「農村再生、先做培根、培根做好、根留農村」為目標,期望能達成「由下而上、計畫導向、社區自治、軟硬兼施」的效果,依農村各自的特色發展出多元面貌。為鼓勵青壯年返鄉投筆從「農」,針對18到35歲青年推出「漂鳥計畫」,以師徒方式帶領學員實地參與農業生產與經營,一方面協助農場解決人力短缺問題,另方面可提供青年農業工作機會,讓對農業有興趣的年輕人可以透過此計畫對農業有進一步的了解,減少貿然投入的風險;「園丁計畫」則針對年齡35歲以上有興趣從事農業者,以5天4夜課程讓學員瞭解產業發展機會及潛力;而「新農民培育計畫」鎖定校園,媒合學生與農場、農企業進行農場打工,並開辦農業公費專班,畢業後輔導從農。

 

儘管政府部門大力推動青年返鄉從農,但當年輕人們回鄉後,現實層面的問題便一一顯現,包括農地取得困難、技術無法與市場接軌等,因此2009年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鼓勵老農民將廢耕農地出租給年輕農民,除了讓土地持續充滿生機,也協助年輕人以合理租金承租農地發揮所長。為協助青年在農業之路上能夠走的更加順遂,推動「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出100位百大青農提供為期2年的專案輔導,以1對1的方式為青農解決各式疑難雜症,讓年輕人在田中的腳步可以採得更穩健;另外農委會輔導處也建立在地青年農民交流平台,宛如地方青農的聯誼會般,提供青農之間合作、討論、交流的機會,也透過辦理技術交流、專題講座等,達到資源整合,讓地方青農一同正向發展。

 

而農委會水保局最新推動的「青年回留農村創新計畫」則較為特別,不只專注在協助年輕人農業技術,更是希望藉著此計畫,將年輕人的創新能量導入農村,提出行動計畫與創新策略,達到營造農村社區三生(生活、生產、生態)的價值並提升區域發展,因此參與計畫的青年提出的計畫包括了地方創生、文化傳承、在地深度旅遊、社區照護、地方人才培育等,面相十分的多元。

新聞圖片「金瓜三號」深耕坪林茶鄉,提供職人體驗以及遊程導覽,在青年回留農村計畫的支持下,為坪林設計網站和導覽地圖的視覺形象,為地方帶來滿滿活力(圖來源/金瓜三號)

 

返鄉不只是滿腔熱血 更要紮實的生存戰略

青年返鄉有諸多型態,除了上述提到以政府為號召,提供補助與輔導措施的「政策誘因驅動」,有很大一部份則是「情感誘因驅動」,例如繼承家族產業、回鄉照顧年邁的長輩,甚至是追求個人理想生活與逃離都市的高壓環境,而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在農業道路上仍然充滿層出不窮的挑戰。

新聞圖片深根鄉村,並非只出於政策的推動,更多的是青年夥伴希望帶動鄉村發展的信念(圖來源/梨理人)

青農返鄉看似熱血澎湃,但返鄉只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要如何存活下去、長久地深耕於農村,它靠的不是浪漫與憧憬,而是紮實的硬底子與全方位的真功夫,若要在農業站穩腳步,可不只是埋頭於田野間的農務即可,達到技術門檻是基礎,而了解商業模式與市場機制更是能否將自家農產品行銷出去的重要關鍵,農業是個需要「蹲點」的產業,從種植到收穫,短則一季,長則三、五年,若碰上天災、作物生長狀況不好,時間還得再拉長,十分考驗耐心,從蹲點過程中找尋最適合的營運模式,在對的地方生產對的作物,並且賣在對的地方,這是一門比想像中更複雜的「返鄉經濟學」。

 

在返鄉這條路上,或許只有青農們最清楚其中的艱辛與挫折,本期欣旅誌邀請了幾位田園鬥士,聽他們一同訴說返鄉路上的點滴…

 

林佩瑩-鹿苑茶莊

從山麓淙淙流下的武荖坑溪承載著來自山林的養分,在此培植茶樹的「鹿苑茶莊」也因這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造就無數茗茶,第三代掌門人林煜進先生對茶葉的品質與製茶技術的自我要求甚高,也傳承台灣茶人的堅持,從育苗、種茶、製茶到品茶,無一不考究。到了第四代林佩瑩也透過品牌視覺新設計讓自家茶葉能見度提升,以年輕人獨有的新穎思維與創新模式,帶領品牌邁向長久之路。

新聞圖片林佩瑩(右)從小生活在茶香中,長大後便選擇回歸家中製茶事業,並以系統化方式推廣品茶(圖來源/鹿苑茶莊)

會接手家中茶莊事業的契機是什麼呢?是原本就在人生規劃中,抑或是突然轉念決定返鄉呢?

2019年鹿苑茶莊粉絲專頁上收到一位美國人Paul來訊,傳給我一張照片,是1991年便留存至今的鹿苑茶莊茶葉罐(當時叫作鹿苑農場),本來約好去年夏天會帶來跟我分享,但因疫情的關係沒能喝到,於是我將這個訊息分享到粉專上,結果收到一位日本朋友Tsukada小姐回應,說她手裡也有一罐茶葉是過世的父親留下的,以前父親來台灣工作都會帶茶葉給她,但父親在20年前過世了,而僅存的最後一罐茶葉則在每年父親忌日的時候會沖泡出來祭拜,之後這篇文章上有不少人留言表示手上有我們家很久前的茶葉。

這件事情讓我思考,家裡的茶業生意從1935年至今,歷經了家族幾代人的努力,不管是製茶時的發酵茶香、泡茶時的蒸氣茶香,幾乎成為我出生至今的記憶,現在爸爸快70歲,要不要接手繼續下去成為了內心思索的問題。

 

在您心中,是否對於茶葉有新的想像與期許呢?

茶葉是東方文化很具有代表性的東西,它傳承了東方社會中融合倫理與宗教的天人觀,低調而沉穩的中庸精神,但當今人們對於咖啡紅酒怎麼品嘗製作,說的頭頭是道,卻對於代表我們自己文化的茶葉卻說不出來,這件事情在我在外商工作的時候有所體悟,西方人對於自己的文化根基扎得比較深,很容易就可以跟你聊西方文學歷史,咖啡紅酒藝術,這些東西我都不懂,但我跟她聊茶葉、聊中文字,他們覺得我很厲害。

所以,我自己思考要不要接家裡的茶葉事業的時候,我在想,如果這個事業要繼續他應該長什麼樣子?我希望教會那些對茶葉有興趣,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的人喝茶葉,我們不要再憑感覺,而是讓其系統化,每一杯茶湯的顏色、每一個香氣,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只是東方人比較講究感覺,但當凡是只是憑感覺,會很不利於普及化,也不利流傳下去。

因為過往的工作經歷,讓我擅長將事情系統化、化繁為簡,用系統化的方式教導品嘗茶葉是我很想做的事情,我希望喝茶的人知道它的原理,並且懂得怎麼品嘗,茶葉應該是我們的根,文化的根。

 

經營茶莊事業的過程中,是否有與長輩有意見相左的時候呢?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很多人進到一個新公司,為了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會急著發表自己的見解,但很多事情行之有年,一定有它的道理。跟家人一起工作,家人就是公司的同事,在公司上班要說服你的公司長官,在家裡工作則要說服家裡的長輩,出錢的就是老闆,說服他、不要讓他不開心,本來就理所當然。

我會衡量自己的能力,做我能力上能做的事情,不要麻煩別人,或修改別人的作業流程,盡量讓自己想做的不要產生太大的衝突。家裡的長輩從來沒有說服我應該要做家裡的茶事業,如果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道理他們就應該要按照我的想法。我自己的做法是,先做一點點成績,讓別人信任你,再爭取一點自己想要的東西。信任是需要累積的,人對於改變現狀都會覺得不安,但是經過一次、二次、三次的嘗試,先讓長輩相信改變不會變得太差,那我覺得家人應該都是會支持的。

 

是否有相關的輔導/補助措施(公、私部門皆可)協助呢?有的話能否與我們分享呢?

宜蘭市創新育成中心有安排相關課程供廠商學習,也有免費諮詢課程。我會針對我的需求,請他們找機會安排相關課程,也會在諮詢時提出問題,請育成中心提供相關協助或建議。另一項則是「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品牌輔導專案」,該專案為台灣設計研究院受農委會委託執行,除了提供包裝設計補助,還提供顧問諮詢與品牌課程,雖然只有兩堂課,但幫助廠商在包裝設計前,先確認品牌定位,對於未來的通路銷售及品牌經營時很有幫助。

新聞圖片藉著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品牌輔導專案,鹿苑茶莊與設計公司媒合,打造品牌新形象(圖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黃智宏-沐爾.Mixmore

沐爾取自音同「木耳」,也意指為您洗滌,帶出木耳具幫助消化及維持消化道機能、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等特性。以「低碳足跡食材旅行」之概念,在栽培過程中盡可能節電、節水。更推廣讓消費者直接到食材產地,利用太陽能、水循環的方式,讓種木耳成為減碳新方式。

新聞圖片結束軍旅生涯後,黃智宏開啟了有機木耳栽培之路,以對環境友善的方式減少農業生產中對環境的污染(圖來源/沐爾)

會投入農業的契機是什麼呢?又為什麼會挑選木耳來栽種呢?

原在軍中服務,退伍後在就讀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期間,開啟了農業、綠能和環控設施的興趣,父母原本已經規劃想在退休後重返外公的養鴨畜牧業,但在設施完成建設後陸續有申請畜牧業廢棄物處理、養鴨水源等多樣問題,而六甲這個地區早期也都有從事菇類栽培,黑木耳本身具有相當的高營養價值及可加工運用的產品很廣泛,如黑木耳露、乾燥黑木耳、黑木耳麵及零嘴黑木耳蒟蒻片等,所以重新思量後考慮投入菇蕈類黑木耳的栽培。水星農場像是一個實驗農場,取得有機驗證之後,後續也有擴廠計畫,讓結合有機栽培、綠能、循環農業的這個場域,碰撞出農業與科技互相結合的可能性。

 

是否有相關的輔導/補助措施(公、私部門皆可)協助呢?有的話能否與我們分享呢?

以「綠能循環農業」獲得農委會農業好點子指定主題獎第二名,自獲得獎金開始籌措黑木耳培植農場之路。初期銷售產品時,接受農業局的輔導新農人計畫促成與商家的媒合,在「農家直採」計畫下,產品順利在全聯上架鋪貨,和跟著新農人們參與各種展售活動,對於剛起步的我們來說幫助很大。

透過榮民輔導會就學獎學金完成崑山科大環工碩士學位,同時以環境再利用概念發想的再次提案,榮獲農委會青睞的農業好點子指定主題獎第一名。為了能夠進入電子商務的領域,增加銷售業績,參加農委會主辦、中小企業總會承辦電農培訓計畫,累積電子商務有關資訊,並學習如何經營社群媒體。

新聞圖片透過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品牌輔導專案,打造品牌新形象(圖來源/沐爾)

若要給一位即將返鄉投入農業的年輕人建議,您會跟他說什麼呢?

持續的學習及投入,積極妥適的參加政府輔導計畫及同業資源合作,可以讓路途更順遂。

 

謝富羽、詹又穎-梁山水泊myherbstudio

近年來苗栗銅鑼杭菊花海是當地重要觀光產業,每年11月杭菊盛開,黃、白色杭菊花海美不勝收。「梁山水泊」打造以銅鑼杭菊為基底,台灣花草為附的世界級花草茶,梁山水泊也打造全台唯一溫室香草園,種植有機薄荷、香蜂草、檸檬草及洛神花等,商品上架到電商平台Amazon外銷日本,2019年獲選苗栗縣府「青年好物」金牌獎。

新聞圖片謝富羽以較少見的杭菊為主要栽種作物,不僅讓苗栗杭菊再次復活,更成功推向國際(圖來源/梁山水泊)

會投入農業的契機是什麼呢?又為什麼會以杭菊為主要栽種作物呢?

台灣種杭菊的幾乎都是60歲以上老農,大家覺得不好種、種了也賣不掉,又買不到健康杭菊苗,銅鑼鄉間因此出現許多荒廢杭菊田,「我們想讓台灣杭菊重新回到家家戶戶的茶桌上」苗栗杭菊農民,也是百大青農的謝富羽結合不同領域夥伴打造「梁山水泊」團隊,讓一度消失在台灣的茶桌上的苗栗杭菊活了回來,「梁山水泊」結合銅鑼杭菊產銷班,培育健康杭菊苗,堅持手工採摘每一朵菊花低溫烘焙,無農藥殘留,延續這個土地最頂級的杭菊產業。

 

青年投入農業想必是一條不容易的道路,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是否有碰到瓶頸與困境呢?是否能與我們分享呢?

銷售是從農最困難的一環,若只有生產者一頭熱血地埋頭耕種,卻缺乏消費者的支持與購買,無法禁得起市場的考驗,儘管產品再優修也得面臨淘汰。辛苦種植的農作物如何讓消費者感受到用心,進而到認同,是對農友的重大考驗,因此梁山水泊結合跨領域的好夥伴們共同經營、共同成長, 打一場團體世界戰。

新聞圖片杭菊為市面上較為少見的作物,梁山水泊肩負起延續種植杭菊的使命,希望能將其的美好傳遞給大眾(圖來源/梁山水泊)

是否有相關的輔導/補助措施(公、私部門皆可)協助呢?

2017年青年回鄉補助計畫、2018SBIR 海選Stage 1/2019 SBIR 海選Stage2、2019 好食好事加速器

 

結語

一百個返鄉青農,就有一百個返鄉的動機,無論是接手家族生意,抑或是滿懷對台灣鄉土的熱情,不變的是返鄉路上的艱辛,雖然過程中充滿挑戰,但也因為這群青年,讓台灣的農業發展突破以往,融合新穎設計、創新思維,透過藝術、科技等多元形式於全台各地百花齊放,正如同「沐爾」黃智宏所言,返鄉之路並不孤單,配合著政府的政策與輔導措施,以及串聯地方各式資源,讓農業開拓出新時代、新模式。

 

欣旅誌 第39期>>逐步返鄉 我們的青村時代

捲起褲管也是潮! 青年作伙返鄉去

農廢創新再利用 打造在地「梨」想生活-專訪梨理人

當設計碰上農村 為和美小鎮帶來幸福能量的卡里善之樹

Be an urban farmer 自己的菜自己種

 

====

文/吉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