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預防重症靠營養!北醫營養教授謝榮鴻 3 大要訣教長輩們吃出好免疫

Heho健康網/盧映慈 2021.05.30 08:00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重症率也不斷增加,在這樣的疫情環境下,對於免疫力比較差的長輩們來說,真的是一大考驗。為了增強免疫力、降低長輩們染疫、或是染疫後重症的死亡率,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也提出了 3 大要訣,希望能讓長輩們透過補充營養,吃出好免疫力。

嚴峻的疫情下,每日看見確診人數居高不下,重症死亡案例不斷攀升。而 55~80 歲族群佔死亡最大比例,不僅心驚也有許多心酸,「我們能不能多照顧他們一點!」

「老」不是重症死亡的絕對因素!免疫力才是

「老」及「年紀」不是重症死亡的絕對因素,伴隨老化發生的身體保護能力、代謝能力及免疫能力低下才是致命的關鍵。

是否受到感染,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公共衛生管控外,在利用疫苗幫助身體產生對抗病毒的抗體前。是否有足夠對抗外來病菌感染的「免疫抵禦能力」,以及因應身體內部傷害的「調節及保護能力」,還是重點。

重症的高危險群

  1. 有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
  2. 抽菸。
  3. 體重過輕/肌少症
  4. 每日曬太陽時間少於 30 分鐘
  5. 吃素或餐食量少、種類少。

預防重症的 3 大要訣

無論是長者,還是陪伴的照護者,這些都是必須做到的「防疫要訣」!

運動

運動習慣能幫助維持肌肉量及肌力,同時也能維持代謝能力以平衡血糖血脂、幫助維持正常免疫力。

進食習慣

  • 注意長者是否攝取足量蛋白質及熱量。

長者進食量不足,容易造成「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狀況,嚴重影響免疫抵禦能力,同時也會影響調節發炎、抗氧化等功能的保護能力。

  • 注意餐食量及種類多樣

每天攝取的營養素很多元,口腔咀嚼功能不良、心情不佳、味覺食慾不好⋯很多因素造成營養素缺乏,同時也會影響免疫力及保護力。

iStock-178521890
iStock-178521890

營養素補充

  • 維生素 D

長者合成維生素D能力較差,且疫情未出外曬太陽,造成維生素D缺乏。也會嚴重影響免疫能力。

  • 補充關鍵維生素及礦物質

防疫期間仍要攝取足量的營養素,包括來自六大類食物的營養素及各式維生素及礦物質。

若無法均衡且多樣攝取各式營養素,請補充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容易缺乏且用於維持免疫力及保護力的關鍵營養素絕對不可少。例如維生素 A, C, E,還有鋅、硒等微量元素。

  • 補充長鏈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當感染時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的同時,促發炎因子、過氧化物質、細胞激素大量釋放,若無法平衡控制,常會造成「免疫風暴」或「沉默性缺氧」(快樂缺氧)等重症致命狀況。

尤其是茹素的長者,或無法攝取足量長鏈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長輩,請補充有良好來源的長鏈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或藻類食物,降低感染後重症的風險。

為什麼該注重這些營養?謝教授的營養知識整理包

營養不良就容易重症!原因大解析

肥胖、過重與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而肥胖與糖尿病皆有較高的呼吸道感染風險。

在嚴重的呼吸道感染病患,當然也包括 COVID-19 的病患中,糖尿病患者不只較易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後的嚴重程度也遠大於一般族群;而肥胖通常有心血管及代謝功能的異常,這些異常會降低其心肺儲備量及免疫功能的失衡,易發展為重症及器官衰竭。

而許多在細胞分子生物的研究上也可看到糖尿病患有較高的 COVID-19 病毒結合、穿入細胞的能力、較低的病毒清除能力,及較低的淋巴球增生能力、較差的吞噬性細胞功能。都說明肥胖、糖尿病的高危險風險。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PEM)

指的是能量或蛋白質攝取不足,通常也會伴隨有微量營養素不足的狀況。根據 2020 年全球營養報告,全球約有 8 億 2 千萬人口(約佔世界人口數 11%)處於飢餓或營養不良的狀態。

PEM 族群,因為免疫功能的不足,包括衰弱的腸道屏蔽功能,以及低下的體液性及細胞性免疫反應。使得他們有極高的感染率,且因感染引起的厭食、吸收不良、異化代謝作用的肌肉消耗及嚴重的發炎反應,常伴隨後續極高的死亡風險。

在中、低收入國家,PEM 族群大多為小於 5 歲的幼童。在高收入國家,PEM則多發生在住院的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主要原因是營養素攝取嚴重不足,包括口嚼能力不良、憂鬱、缺乏餐食/餵食的供應、藥物或疾病的副作用等。而因為 COVID-19 的疫情,據估計全球有 11% 族群因為 PEM 導致免疫能力不足。

雖然 COVID-19 病毒主要影響呼吸系統,但也有腸道的症狀諸如腹瀉、噁心、嘔吐及喪失味覺等症狀,同樣會影響營養素的攝入、消化及吸收。

雖目前沒有精確數字指出 PEM 與 COVID-19 感染死亡的相關性。但過往每年流感病毒肆虐時,曾有統計每 11 位死亡個案有 5 位與 PEM 相關的報告。此次 COVID-19 病毒的影響絕對大於流感病毒。對於 PEM 高危險族群,絕對要注意,如我們身邊的長者。

為什麼該吃這些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A 對於支持免疫功能及保護對抗病毒感染是重要角色,因為它會影響黏膜的完整性及免疫功能,對於維持呼吸道及腸道阻隔病菌及免疫功能,相當重要。

嚴重的 COVID-19 感染有部分症狀與麻疹相似,包括發燒、咳嗽、肺炎。維生素 A 是 WHO 對於急性麻疹的標準處置之一,用於降低因肺炎併發症的死亡率。

維生素 C

維生素 C 一般具有强化表皮層屏障、促進先天性免疫及後天性免疫的能力、促進免疫細胞移動至感染處及巨噬細胞的能力。有近期的研究指出維生素 C 可增加 COVID-19 病患對於病毒的免疫能力。

維生素 D

維生素 D 受體及維生素 D 代謝酵素群廣泛分部於各細胞及組織,也包括免疫細胞,近年非常多的研究指出其於健康的重要性。維生素 D 對免疫系統的重要性,包括維持先天性免疫屏障的抵禦功能、後天性免疫的抗原呈現免疫調控。

維生素 D 在先天性免疫反應中,對於抗菌胜肽的產生是必要的,而抗菌胜肽在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線扮演重要角色。在調節 COVID-19 病毒侵入細胞關鍵的 ACE2 受體,維生素 D 也扮有重要調節角色。

維生素 D 的合成依賴人體皮膚在陽光下的照射後,逐步在肝臟及腎臟中代謝為具有活性的維生素 D。雖是人體可自然合成,但維生素 D 缺乏非常普遍的存在各地區、族群,不只是在高緯度日曬不易的地區。包含老年人(尤其是居家照護)、肥胖、無法有足量陽光照射的族群。而這些族群與 COVID-19 死亡有高度重疊。

在先前文獻中即已指出體內低維生素 D 濃度與急性呼吸道感染及症狀的嚴重程度有高度相關性。與體內維生素 D 小於 25 nmol/L 的個體相較,規律使用維生素 D 補充者,可顯著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維生素 E

維生素 E 在體內的重要角色是抗氧化功能,尤其是對於細胞膜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於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有重要功能。

維生素 E 除了抗氧化功能,在先前研究亦指出在維生素 E 或硒(微量礦物質)缺乏的動物實驗模式中,會增加病毒變異的機率及致病性。其富含在植物油及堅果中,一般人不易缺乏。但抽煙者或老年人是易缺乏的族群。

硒是兩種人體中重要抗氧化路徑的輔因子,參與重要的抗氧化調節功能,而影響後續的發炎反應。其被發現是一個經典的營養免疫案例「克山症」。當硒缺乏時,被克沙奇病毒感染的個體,其體內克沙奇病毒會快速突變並造成嚴重的心肌病變。未缺乏硒的個體於感染同樣原始未病變前的病毒,則通常為輕症。

鋅是生長、發展及維持免疫功能的重要且必需微量元素。但鋅缺乏盛行率約為 17% 至 20%。常見於老年、素食者、具有慢性疾病如肝硬化或發炎性腸道疾病。鋅廣泛性參與各式免疫功能,缺乏會增加腹瀉及呼吸道感染風險。

長鏈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分為 Omega-3 及 Omega-6 兩大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免疫調節的能力,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一般具有抗發炎的能力,Omega-6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多為促發炎作用。Omega-3 富含在魚油中,Omega-6 較多於植物油中。

具有免疫調節能力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長鏈型式,例如 EPA(Omega-3)及 AA(Omega-6),這兩者是發炎介質類二十碳酸的前驅物。AA 的類二十碳酸衍生物具促發炎效果,EPA 的類二十碳酸衍生物具抗發炎效果,二者之間會有互相競爭及擷抗的效果。

長鏈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因具有平衡發炎的功效,當缺乏或不足時,會有較嚴重的發炎等重症危險性。

文/謝榮鴻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即時疫情/台灣至少還有一週死亡潮!為什麼死亡個案會突然增加?

整理包/五大新冠疫苗廠牌一覽表!效力、副作用、機轉一次明瞭

疫情即時/疫情嚴峻!北市後天進行「四級警戒演練!」,侯友宜:新北也都做好準備了

居家防疫擔心飲食不均衡?看沙棘果油複方如何補充Omega3,6,7,9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