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動保處四步驟解除牛結節疹疫情

台灣好報/高金次/新北
3 年前
新聞圖片 【記者 高金次/新北 報導】
林口養牛場今(29)日為二次撲殺後算滿28天無新增案例,確認疫情無擴散,解除案例場移動管制。動保處表示,牛節結疹如沒有妥善控制,對養牛產業將造成巨大損失,林口區案例場發生疫情以來,經動保處防疫人員一個多月來努力終獲得控制,全市養牛戶也無再出現案例。動保處將持續對轄內養牛戶加強疾病監控防護,定期輔導施打注射疫苗、24小時吊掛足量捕蚊燈、放黏蠅板及牛場每週清潔消毒,減少牛隻被叮咬的機會,以維護牛隻健康並增加農民收益,讓農戶及消費者都安心。

新北市林口區1戶養牛場4月共計有31頭牛皮膚出現結痂病變、發燒症狀,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接獲通報,立即對該場染病牛隻進行採樣、送檢及移動管制,經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確診為牛結節疹。動保處進行4步驟防疫作業包含全場畜舍環境清潔消毒、24小時吊掛捕蚊燈除蚊滅蠅、畜牧場區及周邊環境除草及牛隻全面施打疫苗等,經獸醫師確認無異常狀況後全數養牛戶解除移動管制。

4月14日林口1戶養牛場內8頭牛隻出現皮膚結節症狀,動保處立即啟動相關防疫處置。當日進行案例場移動管制,完成案例場病牛評價、撲殺、焚化及掩埋,立即向畜衛所申請疫苗,於3日內動用81人次、38車次投入疫苗注射工作,完成全市養牛戶及疫用野牛疫苗施打。因牛節結疹傳播途徑可經由吸血「廄刺蠅」傳播,動保處協助案例場環境清潔消毒及除蟲滅蠅。動保處持續每日派員訪視,案例場於撲殺病牛後28天內未再有新增疫情發生,歷經1個多月來所有獸醫師及防疫人員投入努力,5月29日對案例場解除移動管制。

動保處獸醫師徐愛明表示,牛結節疹為我國甲類法定動物傳染病,可藉由病媒蚊蠅叮咬傳播,所幸此病可經由疫苗施打及消除病媒防止疫情擴散。動保處於疫情發生後,日夜與時間賽跑,全面動員進行案例場病牛處置;1日內完成全市養牛戶疫苗施打,3日內尋獲所有役用及野放牛隻完成注射。然而由於牛結節疹病毒潛伏期長達28天,疫苗施打後約7-10天才能產生有效抗體,案例場有些牛隻在疫苗施打前已感染,只是未發病,因此案例場後續仍有牛隻出現牛結節疹疫情,動保處遂於4月30日進行二次撲殺作業。移動管制期間動保處每日皆派員至案例場進行疫情監測,強化蚊蠅防治及相關生物安全措施。 新聞圖片


【更多新聞】

  • 防疫宅好宅滿 春季包種茶產地直送你家
  • 林口青農周業鑑打造「煮婦菜籃」有機蔬菜
  • 督導移工船員遵守防疫規範 雇主船東應善盡照顧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