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次爆出多起本土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佈進入第二級疫情警戒,也對個人及外出、集會活動、營業場域、大眾運輸實施相關限制措施。先前在美國德州醫學會就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行為,列出不同的感染風險,其中的「在辦公大樓上班」就被列為中度風險的場所,究竟辦公室裡最危險的地方又是哪裡呢?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實施「居家上班」,或是「分批辦公」可能又要開始,但即使辦公室互相隔開,還是有可能在其他地方互相接觸。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營運總監胡志遠和公共衞生醫學專科醫生蔡曉陽,就分享了「在辦公室如何防疫」的方法:
辦公室地雷一:洗手間
去年香港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曾在記者會上表示,有 2 名警察前後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因為他們共用九龍石硤尾警署的一個男廁,懷疑可能是環境污染造成的。
胡志遠則表示,在男廁用小便斗尿尿,沒辦法蓋上蓋子,雖然有研究顯示尿液內沒有帶病毒,使用小便斗還算安全,但有一些人會習慣把唾液、痰吐在小便斗裡,這個動作就有機會讓病毒噴濺到到衣服上,所以在上完廁所之後,建議還是可以用酒精、次氯酸水來消毒衣服,並確實把手洗乾淨。
(推薦閱讀:2名香港警察疑似在廁所感染新冠肺炎!專家提醒上廁所有「防疫」4步驟)
辦公室地雷二:茶水間
而茶水間看起來好像不太常有人去,似乎是個安全的地方,但胡志遠說,不少人會在茶水間脫口罩,喝水、喝茶,或是放鬆一下,反而是高危險地點,建議大家準備水壺,減少進出茶水間、使用公用飲水機的次數。
蔡曉陽則提醒,其實飲水機的按鈕或是開關,也是不少人觸摸的位置,而高密度觸碰的位置,就很有可能帶有病毒,建議可以用紙隔著,而不少人會忽略裝水的時候,讓「杯口碰到出水口」,也很有可能變成傳染來源,要小心避免。
辦公室地雷三:印表機/文件夾
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在日前公布一項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在物體上的「存活力」非常高,在溫度 22℃、濕度 65% 的室溫環境下,病毒可存活的時間:
- 外科口罩外層:7天
- 外科口罩內層:4天
- 不銹鋼:4天
- 塑膠表面:4天
- 鈔票:2天
- 玻璃:2天
- 木材:1天
- 衣服:1天
- 廁所衛生紙:3小時
- 紙張: 3 小時
蔡曉陽則說,因為病毒可以停留在紙張表面 3 小時,建議要減少使用紙張,在傳遞文件時,也建議要戴上口罩,在觸碰紙張後,避免觸碰眼睛、鼻、口。
辦公室地雷四:冷氣口/抽風口
新加坡的團隊在去年(2020年)也發布了一篇研究,刊登在全世界的權威期刊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他們針對了確診患者的「隔離病房」進行病毒採檢,結果發現,所有的空氣採樣都陰性,排氣口的風扇卻有驗到病毒。
研究團隊認為,帶有病毒的飛沫可能在換氣的過程中,沉積在通風口等設備上。所以「通風」的確能幫助防疫,但抽風機的「位置」就很重要,如果站到抽氣的途徑上,或是站到排氣的位置,就可能吸入病毒。
胡志遠則表示,如果用中央空調的話,氣流量也比較強,因此黏着病毒的機會較大,建議要遠離抽風口的位置會較好;但如果是已配備淨化系統、過濾系統的空調或是冷氣,風險就會相對減低,不過還是要特別注意。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 整理包/本土案例足跡一次看! 宜蘭新北華航諾富特確診個案染疫案例足跡各縣市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