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大遷徙 盧明德創作50回顧展北美館登場

民生@報/ 2021.04.16 17:45

【文/陳小凌】跳脫一般平面繪畫的制式,活躍在南台灣的藝術家盧明德,採用多元的綜合媒體和混合素材,包括生活中家具、漁網、刀斧等,運用拼貼挪取的手法與現成物件的揀選作為傳達意念的訊息載體,展現各式創作媒體的演化與遞嬗。「大遷徙:盧明德」回顧展,17日起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正式開展,作品多達100餘件,回顧1970年代至今50餘年來的創作歷程。

 

台灣藝術家盧明德「大遷徙」回顧展現場導覽。陳小凌攝影。

 

「遷徙」(Migration)是動物或人類由於生存因素,而進行一種大規模、長距離改變居住地的遷移行為。今年70歲的盧明德引用「大遷徙」及「媒體解放」的精神貫穿8個展間,作為他個人創作歷程、觀察藝術時代脈動及人與自然關係三個面向的展現。

 

展場以巨大的貨櫃屋作為入口意象,不僅隱喻盧明德來自高雄工業港都的背景,亦象徵生命萬物起源的方舟,跟隨著動物群的步伐踏進南臺灣的各層時代記憶。首次嘗試「花間迷走球幕影像裝置」的劇場轉譯,將多年來的符碼記憶以迷走神經連結的概念,表現植物昆蟲鳥獸的共生與和諧,亦展現其創作軌跡的縮影。標誌了盧明德在不同時期的思維,運用多元的綜合媒體和混合素材來折射與展示其藝術歷程中的衝擊。

 

盧明德《潮間帶》2005-2021,複合媒材、物群裝置。北美館提供。

 

盧明德1950年出生臺灣高雄,1970年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受教於臺灣前輩畫家如廖繼春、李石樵、廖修平等人,以抽象表現主義的技法、超現實的內涵結合強烈的「符號」特徵,作為他「純粹繪畫性語言」的追尋基調。1981年赴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習綜合造型,接觸到當代藝術表現的多樣化形式與跨媒材的可能性,亦受到麥克魯漢的「媒體就是訊息」、山口勝弘的媒體轉換分期、波依斯的社會雕塑概念等,帶給他的創作觀點極大的影響,其思維從早期「純粹性符號繪畫」的追尋,轉化到「材質語言」的表現,發展出「複合媒體藝術論」之理論架構,開啟了「一切是媒體」的自由向度與時代意涵,同時成為他創作生涯最重要的一次「大遷徙」。

 

1985年返臺後,盧明德成為80年代臺灣綜合媒體藝術的重要先鋒之一,嘗試跨物種、跨時空的實驗,甚至結合生態學家、地質學家、科學家等各種協同創作方式,交錯進行跨領域的對話。如《進化與啟示》系列,思考人類的發展與毀滅及面對自然如何保持謙卑與包容;《打狗》系列藉由多重訊息的物件和鮮少展出的高雄老照片,展現自身成長記憶的軌跡。

 

盧明德「大遷徙」回顧展現場。陳小凌攝影。

 

他表示:跨領域的概念來自於歐洲的總體藝術,尤其是包浩斯的跨域概念對他影響甚大,打破領域之間的界線,並解放媒材的約束。此次展出一件由霓虹燈書寫的經典作品《Media is Everything (媒體是一切)》(1986)宣告媒體時代的來臨,成為一個藝術創作典範的轉移,從平面性構成轉向了媒體解放的藝術年代。

 

2010年之後,其作品轉向了以手繪細線動植物符號為主的創作方向,表現了回歸人的本質、回歸自然的「大遷徙」,他描繪各種植物作為符碼,並以圖鑑式的線條隱喻著當今社群活動與網絡運用的面貌。同時以《如果生態不再是符碼?》系列中全新作品的提問,開啟創作上媒材遷徙的自問與反思。在此藝術「大遷徙」最終回歸的是人的溫度,人生的「大遷徙」最終回歸的是自然。

 

此次規畫「飜案屋」為名的檔案室,將擴展、延伸盧明德創作理念的形成、變化與發展脈絡,共分為物件、文獻、年表等三個部分,其創作也是一個不斷跨越、遷徙的流變歷程。展期至7月18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