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要!」家裡剛兩歲的小孩怎麼會變成這麼難搞、愛唱反調的頑皮鬼?其實在兩、三歲的時候,唱反調反而是一個正常的發展。當小孩語言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開始擁有自主意識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唱反調的行為,但爸媽只要知道引導的方式,過了這段時間,孩子反而建立規矩,也比較能好好的講道理囉!
應對「不要不要叛逆期」的幼兒,爸媽有 3 不 3 要
對於這時期的孩子,爸媽要先了解,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需要建立規矩的時候,所以要適時的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權,但也必須讓孩子了解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另外,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原本乖巧的孩子從某天突然開始鬧脾氣,也有可能是睡眠品質不好、身體不舒服,或是在幼兒園被霸凌,爸媽們也要注意這樣的訊號。
不要說教
採取溫柔對待的父母,常常會試圖解釋事情的必須性給孩子聽,但對於兩、三歲的幼兒來說,太艱深的用語他們反而會聽不懂,試著用「故事」或是「舉例」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會是一個比較好的作法。
例如孩子拒絕穿衣服,可以先了解孩子不願意穿衣服的原因是什麼,有些孩子是因為皮膚敏感,衣服材質可能會讓他不舒服,這時候可以換一件,或是讓孩子先習慣新衣服再穿;但如果孩子只是因為單純的叛逆不想穿衣服,可以讓孩子讀一讀《Let’s Get Dressed》(自己穿衣服)的繪本,或是請孩子幫喜歡的玩偶一起穿衣服,讓孩子喜歡穿衣服這件事。
不要責罵
在我們了解孩子的「不要不要」是建立自我意識的時期後,更要注意不要罵孩子,這樣孩子會沒辦法建立起自我意識,變得畏縮、自卑,或是反抗得更厲害。
你希望孩子的情緒是什麼樣子,自己就要先是那樣的情緒。希望孩子不要大吵大鬧,就不該用憤怒的情緒跟孩子對話,他們會模仿。
不要凡事都用命令式
而同樣也是因為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意識,記得適時用「選擇問句」跟孩子溝通,讓孩子也有自主權的時候。但切記要注意,這必須是「你真的給孩子選擇權」的時候才適用。
比如出門時要孩子坐上汽車安全座椅,因為是規定、也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就沒有「要不要」的選項,這時候就別問孩子「要不要」,然後期待孩子說「要」,當孩子說「不要」時又生氣,就不是一個好的作法。
要從「要不要」變成「A 跟 B 你選哪個」
那到底要怎麼詢問孩子才好呢?建議可以問孩子說,「A 跟 B 你選哪個?」因為很多東西是沒有「要不要」的選項的,但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這樣不但讓孩子培養自主選擇權,也能讓孩子主動去完成事情。
比如把「要不要穿衣服」改成「要穿襯衫還是T恤」,把「要不要看書」改成「今天想看繪本還是圖畫書」,透過這種方式
要堅持住規則的底線
對於爸媽來說,想要建立規矩,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要堅持住規矩的底線,不能因為困難或任何原因而打破。
比如孩子不想洗澡,如果一開始已經跟孩子說好「每天都一定要洗澡」,不能因為孩子說「不要」就放棄這個規則,否則孩子會認為只要說「不要」,就可以打破規則。
要保持信心
剛開始建立規矩的時候,孩子可能還是會「不要不要」,這時候千萬不要灰心,或是破功開始罵人,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兩、三個月,觀察孩子的進步,稱讚他做得好的地方;看看有哪些地方還要繼續修正的,試著一步一步引導,等待孩子慢慢跟上,會獲得最好的結果。
參考資料
Tips for Managing a Rebellious Child at Any Age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