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匯流書房】紐約時報執行長:認識公眾語言的重要 找回民主對話的基礎

匯流新聞網/胡 照鑫 2021.04.11 09:08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開放社會擁有討論各項議題的自由空間,不過打開政論節目或網路評論,經常發現不少偏頗的內容,《紐約時報》執行長,前BBC總裁、Channel 4執行長馬克.湯普森認為,理性的公共論述,才能帶來優質的民主與建全的社會,在網路、自媒體時代,沒有比批判受眾崛起更重要的力量了。

「今天,我們接收了更多的資訊,擁有更多辯論重大課題的機會。但是,政客、媒體與大眾之間的關係,卻充斥著猜忌、疑惑與冷漠。究竟出了什麼事情?」馬克.湯普森表示,社會越開放,公眾論述越重要,無論是政策內容與價值的討論、追求正義公平的法庭辯論,或者在公眾領域裡說服他人,都需要客觀理性的檢視。

「但我們卻越來越不鼓勵價值觀不同的族群相互對話,陶冶共通的語言,反倒希望箝制異議。」馬克.湯普森指出,政治人物為了擴張政黨勢力、圖牟私利;媒體為了突破營收窘境,一意媚俗。公眾語言,尤其是政治語言,難免意識形態、民粹主義的操弄,在數位科技的推波助瀾下,變得虛矯、混淆、模糊,充斥著謊言與扭曲,犧牲論述所需的從容解釋、引領思辨的複雜性,歧見幾無容身之地。

現在新聞一發生,幾秒鐘內,立刻情緒炸裂,酸言循環,壓縮理性對話的空間。馬克.湯普森說,公眾語言難敵機關算盡的「演算法」,擁有強大運算能力者,將握有最大的權力。

他提醒:如果沒有正確的修辭,理性對話將不存在,再好的法令也無法穩固脆弱的公眾領域。蓄積更厚實的批判能量、建立健全的公民社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民主政治主人,就必須緊追不捨的探究事實,把公眾語言放進公民教育的核心,讓每個人都有能力辨識在公共平台閱讀到的資訊,客觀理性的陳述意見。

馬克.湯普森指出,長久以來,領導者、評論者、行動家,或者理帶同情,或者能言善辯,不僅從人民的情緒中汲取養分,甚或影響情緒的形成。結果呢?和平、繁榮、進步、不平等、偏見、迫害、戰爭,不一而足。公眾語言,因此,至關緊要。

公眾語言可以是討論政治與政策的語言、在法庭上辯論,或者在公眾領域裡,試著說服他人。馬克.湯普森認為,修辭,有關公眾語言的理論與實務,如今卻面目模糊,需要重新找回重要性。更多內容請參閱臉譜出版「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公民教育的核心,從思辨、論述到說服的藝術」。

新聞照來源:Unsplash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